特朗普战情室开会
对伊朗让步还是加强施压?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18日
美国知情人士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上午在白宫战情室召集国家安全高级官员开会,围绕伊朗核问题,商讨在本周末双方第二轮谈判中持何种立场。包括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内,一些高官主张作出让步。
是否让步陷入激烈争论
一名白宫官员证实了这次会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以两名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参会者包括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
报道说,这次会议正值特朗普政府内部围绕如何推进谈判、是否应当让步陷入激烈争论之时:
——万斯和威特科夫认为,经由外交手段,可以就伊朗核问题达成一项新协议,为此,美方应当准备作出一些让步。
——包括鲁比奥和华尔兹在内,另一些高官对伊朗高度怀疑,支持在谈判中采取极限施压方式。
——特朗普本人释放软硬兼施的信息。他说想要(达成)协议,认为伊朗核问题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但同时威胁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15日拒绝就这次战情室会议回答媒体提问,只是说“对伊朗的极限施压行动继续,但总统明确表示,希望与伊朗对话和讨论,同时表明伊朗不得拥有核武器。”
美方让步 重回伊朗核协议?
威特科夫14日晚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以“积极”一词评价美伊12日在阿曼举行的第一轮谈判。按照他的说法,美方立场是伊朗必须停止目标丰度为20%的铀浓缩活动,更不得达到60%的“近武器级”丰度,但美方不排除允许伊朗进行目标丰度为3.67%的铀浓缩活动的可能性,以满足民用核能项目需要。
法新社解读称,3.67%的浓缩铀丰度正是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对伊朗铀浓缩活动规定的上限。一些媒体认为,威特科夫这番话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将对伊朗作出重大妥协,基本上回到2015年伊朗核协议。
威特科夫还说,按照新协议,伊朗必须就铀浓缩丰度接受核查,不得研发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也不得研发核弹引爆装置。
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说,威特科夫这番话与华尔兹的主张大相径庭。后者近几周声称有必要瓦解伊朗整个核计划。这番话也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所言矛盾,内塔尼亚胡上周与特朗普会晤时声称要完全瓦解伊朗核计划。
威特科夫15日晚些时候在社交媒体X上澄清说,任何最终协议必须就中东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设立一个框架,这意味着伊朗必须停止并彻底取消其“核浓缩与核武器化计划”。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一份报告估计,伊朗拥有丰度为60%的浓缩铀274.8千克。制造核武器的武器级浓缩铀丰度要求高于90%。
以媒称伊朗邀美国特使访伊
威特科夫定于19日在阿曼斡旋下与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举行第二轮谈判。15日战情室会议前,特朗普与阿曼苏丹海赛姆通了电话。据阿曼国家通讯社报道,两位领导人讨论了“支持这些谈判取得所期待结果的方式”。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5日与政府最高层官员开会时说,与美国的第一轮谈判“令人满意”,他对谈判“既不过于乐观,也不过于悲观”,并强调,他“非常怀疑对方,但对我们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据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早些时候报道,第二轮谈判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美国、伊朗和意大利政府均已证实这一消息,意方已向伊朗代表团发放签证。但伊朗外交部14日晚说,第二轮谈判依然会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美方官员尚未证实这一变动。
知情人士说,谈判地点从罗马重新改为马斯喀特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副总统万斯打算18日访问意大利,白宫希望避免两件事同时发生在罗马。
《今日以色列报》15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报道,美伊12日在马斯喀特举行由阿曼方面传话的间接谈判期间,原本待在不同房间的威特科夫与阿拉格齐“偶遇”,连同东道主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三人坐下来进行了交谈。这其实是一次事先安排好的“偶遇”。威特科夫告诉阿拉格齐,美方有意达成协议,可以帮助伊朗吸引西方甚至美国投资。阿拉格齐呼吁美方取消制裁,并邀请威特科夫访问德黑兰。后者没有拒绝。
■相关新闻:
伊朗外长:
谈判应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推进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6日表示,伊方需要在谈判中了解美方真实立场,谈判应在平等、尊重基础上推进。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阿拉格齐当天在内阁会议间隙对记者说,“我们从美方听到多种立场,有些甚至相互矛盾,这绝不利于谈判进程”。“我们需在谈判中了解美方的真实立场。若他们带着建设性立场前来,我希望我们能开始就可能协议框架进行谈判。”
关于谈判期间美方的持续施压,阿拉格齐表示,伊朗的立场和行动很明确,美方在谈判期间持续施压不会带来结果,谈判只有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才能推进下去。
据伊通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16日晚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展开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
另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表示,俄罗斯期待美国和伊朗第二轮谈判按计划进行。俄罗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帮助解决伊朗核问题。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华西都市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