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河镇全州十大碗:
南来北往美食汇聚
十种佳肴承载乡村滋味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18日
上接04版
老艺新篇:
巧做搭配适应现代健康饮食理念
出身厨师世家的蒋小美,对全州十大碗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今年已经66岁了,在厨房里打拼了大半辈子。我们黄沙河镇蒋家算是个厨师世家,从我曾祖父开始,每一代人都开餐馆,这份烹饪技术传到我这已经是第四代了。”蒋小美说,自己从记事起就在父亲的餐馆里帮厨,有时也会跟着父亲到各村做十大碗宴席。过去,她的祖父、父亲都只把餐馆开在黄沙河镇上,是到她这一代时才做出改变,在县城里办起了十大碗宴席。
蒋小美在全州十大碗的细节上倒也不是一成不变。
“十大碗本身就是宴席菜,过去老百姓生活条件艰苦,难得赶上喜事‘大口吃肉’,这也是十大碗基本都是肉类‘硬菜’的原因。”而随着现代健康饮食思想的普及,“少油、少盐、少糖”的理念也让蒋小美开始琢磨对传统菜式进行改造升级。“如今,肘子要先过一道油,排出里面大部分的油脂。原本的菜式几乎没有素菜,现在我们也会在炒腊肉、牛肉的时候增添本地蔬菜做搭配。”这些改动,逐渐都被大家接受了。
探索发展:
用更灵活的方式推广全州味道
对于手艺人而言,培养传承接班人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从2013年开始,蒋小美开始授徒传艺,不仅培养了一批全州十大碗传统菜传承人,每年还带他们开展送厨艺下农村、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厨师。
跟蒋小美相比,她的徒弟们在全州十大碗的发展思路上更加灵活,徒弟们不仅帮师傅建立了抖音账号宣传菜品文化,还将全州十大碗的菜肴带到各地的美食活动中去。在蒋小美的店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了这些年她和徒弟们参加各地美食大赛赢来的奖牌,里面不乏参加市级乃至区级比赛所获得的荣誉:“桂林地方名菜”“桂林特色传统美食大赛金奖”“桂林美食地标奖”……
除了不断打响全州十大碗的知名度,蒋小美和徒弟们也想创新经营模式。
“老百姓一听十大碗总觉得是一场隆重的宴席,但其实这其中的菜品也有家常菜。比起每次都要十个菜‘捆绑’出现,根据用餐需求为顾客推荐‘代表’上桌,也不乏是一种宣传思路。”蒋小美的徒弟之一唐艳双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升温,不少外地游客也开始来到全州游玩。“孩子喜香甜、青年人大多好酸辣、老年人则偏爱软糯……从十道传统菜中选出几道适合游客的品类,是让游客体验全州文化的有效方式。”
全州十大碗传承至今,已经成为全州对外展示风土人情的靓丽风景线。作为全州十大碗传承的新鲜血液,唐艳双也跟师傅一样,相信十大碗既要传承老味道,也要乐于融合学习新思想。正如今天的全州十大碗和过去相比有所不同,它在未来也可以有更多变化。记者阳聃甫 文
4、5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阳聃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