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制于人”到“国际领先”:
看桂北机器如何磨亮工业“基石”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10日

在桂北机器生产车间,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在工人操作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磨削加工。记者唐健扬 摄
□本报记者 唐健扬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素有“制造业的基石”之称,其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工业实力。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桂北机器”)是国内平面磨床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是广西唯一能够生产2级以上精度机床的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桂北机器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巨大的数控龙门导轨磨床、高精度数控平面磨床等高端设备在工人们的操作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加工与组装工作。很难想象,它的前身竟是一家改制的国企——桂北磨床厂。2006年,当企业完成民营化转型时,摆在管理团队面前的,是技术断层、设备老化的双重困境。
破局的关键在于将创新精神刻进企业基因。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搭建起四大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如今的桂北机器已从当年改制的国企,蜕变成为拥有300多个规格品种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公司先后研制出高精度数控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精密数控滚动直线导轨成形磨床、中腰立柱移动式多轴数控卧/立轴强力成形磨床、大型高精度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数控龙门双立轴圆台复合磨床、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等新产品。2024年,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五面磨削龙门平面磨床被认定为广西首台(套)产品。
据了解,面齿轮是一种新构型的齿轮,是工业领域的关键基础零件,因其复杂的空间曲面结构,加工难度极大,曾长期被美、日、瑞士等国垄断。“国外设备售价高达上千万元,还对使用场景严格限制。桂北机器总工程师蒋贵珍告诉记者,为破解卡脖子困局,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历时三年攻关,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八轴五联动数控面齿轮磨齿机,其中“大展成加工空间”“大接触区面积”等性能指标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面齿轮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另一项“首台(套)”产品同样出彩。五面磨削龙门平面磨床采用定梁式双立柱结构,工作台由比例阀外置油站驱动,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大型零件的五面磨削。蒋贵珍表示,该产品适用于大理石、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大型零件加工,成功解决了精度00级以上大型大理石平板水平面及四个直角面以磨代刮工艺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数据显示,2024年桂北机器磨床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2%,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市场上,也能看到“桂北磨床”的身影。
在谈及公司发展规划时,蒋贵珍表示,未来3至5年,桂北机器将进一步聚焦超精密、高速、高效磨削工艺,推动产品向高精度、复合、多轴数控成形技术以及自动磨削生产线等方向发展。同时,公司还将深入探索数控磨床智能化控制技术,以满足用户对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自动化需求,实现产品磨削状态动态智能调整、工艺参数智能优化选择等功能,助力中国机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