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寻访乡村老手艺之十

03版:寻访乡村老手艺之十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走进桂林“AI+”

07版:读桂·社会

08版:时事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4月15日

镜承岁月深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15日     
  ■朱卫东

  在我家书房里,有一台老相机。黑色的机身早已斑驳,镜头的镀膜也因岁月磨损而略显朦胧,依然散发着沉稳的气息,像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默默守护那些被定格的光阴。
  这台相机是父亲用积攒了半年的工资换来的。那年他刚转正,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六块五,而这台相机要价将近两百元。为了攒够这笔“巨款”,父亲连三分钱的公交车也舍不得坐,坚持步行四十多分钟上下班。半年后,他终于把相机捧回了家。这台相机陪父亲走过二十余年风风雨雨,记录过无数重要时刻,也见证了我们家的点点滴滴。
  家中老相册里,有一张全黑、没有任何图像的照片,这是我用老相机拍下的第一张“作品”。8岁那年的一天,我趁父亲不在家,偷偷从柜子里翻出相机,学着他的样子摆弄那些看不懂的旋钮。恰好邻家小伙伴带来一只可爱的小黄狗,我便向小伙伴炫耀,打算给小狗拍照。当小狗蹲坐在花丛中,阳光温柔地洒在它身上时,画面十分美好,我满怀激动地按下快门,只听“咔嚓”一声,满心以为成功定格了这一瞬间。可等照片洗出来,我才发现竟是一片漆黑。
  询问父亲后才知道,我竟然忘记打开镜头盖。满心欢喜瞬间化作尴尬与懊恼。如今想来,却满是童年的纯真与趣味,成了我和老相机之间一段独一无二的回忆。
  初中时,学校组织排练抗战话剧,我有幸扮演一名“战地记者”。为了让角色更加真实生动,我特地向父亲借用了那台老相机。演出当天,舞台上烽烟四起,我挂着老相机,穿梭在“战场”之间,模拟采访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整场演出大获成功,我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优秀演员奖。大家都觉得,那台颇具年代感的老相机,为我的舞台形象增色不少,使其更加贴合战地记者的角色设定。
  高中毕业后,父亲见我对摄影的兴趣愈发浓厚,便郑重其事地将相机交到我手上。他语重心长地缓缓说道:“摄影可不单单是记录影像,更是情感的抒发,你得让照片有灵魂。”这句话如同重锤,深深烙印在我心底。
  自那之后,我便带着这台老相机,开启记录生活点滴的旅程。春日里,我用它定格繁花似锦;夏日时,捕捉蝉鸣喧闹;秋天到了,拍下落叶纷飞;冬日降临,留存白雪皑皑。每一次按下快门,我都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站在我身后,轻声给予我指导。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父亲早已满头白发,这台老相机也已光荣“退役”多年。每次看到它,父亲当年的话语就会在我耳边清晰地响起:“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表达。”我将带着这份热爱,继续用镜头捕捉更多美好瞬间,就如同父亲当年一样,让每一张照片都饱含深情,富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