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连续多年到青狮潭越冬
从成双成对到成群结队
中华秋沙鸭爱上桂林的山和水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15日
上接04版
很喜欢公平和九屋一带 会仙也出现过它们的身影
中华秋沙鸭来到桂林后,主要生活在哪些地方?
监测人员告诉记者,从监测的情况来看,中华秋沙鸭主要集中在公平乡、九屋镇一带。这几年,也有人在临桂会仙镇看到过它们的身影。市林园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常常栖息于山间河流、水库湖泊中,主要居住在水边的树上。
“中华秋沙鸭是不会筑巢的,它们只能寻找现成的‘房源’入住,大树自带的树洞会成为它们的新家。”该工作人员说,找到合适的树洞后,中华秋沙鸭会对“房子”进行装修,铺上周边找到的树枝、草、自己的羽毛等等。
该工作人员表示,中华秋沙鸭通常在白天活动,警惕性相当高,生活的地方也非常隐蔽,需要能够躲避人和其他动物的影响,如果外出捕食或玩耍时发现有天敌或是人类靠近,就会迅速潜入水中或飞回森林中。“想要看到它们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正好碰上它们外出活动,往往还只能站在几百米甚至是一公里之外的地方,借助望远镜、视频监控等设备观测,想要拍下它们的活动画面也需要用长焦镜头。”他说。
据介绍,中华秋沙鸭外出活动时,都会有一到两位团队成员负责“放哨”。“比如在水里嬉戏玩耍时,会有专门放哨的,如果‘哨兵’观察到有不正常的动静,就会马上昂首缩颈不动,并迅速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之后,它们就会马上钻进水里游到隐蔽处或直接起飞。”
中华秋沙鸭连续多年到青狮潭保护区过冬,是对桂林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记者从市林园局了解到,除了中华秋沙鸭,2023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时隔30多年后也重现桂林,并有近百只的大群在此停歇;2024年,曾经被认为在中国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会仙湿地等处重现身影。
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林园部门每年都会开展中华秋沙鸭等珍稀越冬候鸟的巡查监测,对种群数量、觅食习性、迁徙状况及栖息地周边环境等进行巡查,实时关注越冬候鸟异常情况,全面掌握越冬候鸟的生态环境、迁徙规律、健康状况。同时,也会借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激发市民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热情。
“我们也加强了执法监管工作,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海关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清风’、‘网盾’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和稳定。”该负责人说,如今猎捕、贩卖野生动植物的情况已经大大减少,林园部门也通过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收容救治等方式,努力保障它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唐霁云(图片均由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