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3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国际关注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13日

孕期不适:识别与应对常见症状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13日     
张洁(博白县人民医院)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孕期母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伴随着各种不适症状。了解孕期常见症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孕期常见不适症状的识别与应对方法,以期为孕妈妈们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一、孕期常见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
  1.恶心和呕吐
  症状识别:孕早期,约50%的孕妇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这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所致。
  应对措施:
  (1)饮食调整: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空腹和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蔬菜等。同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鸡肉、瘦肉等,有助于缓解恶心和呕吐。
  (2)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闻到刺激性气味,如油烟、油漆、香水等。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绿植,如吊兰、芦荟等,具有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作用。
  (3)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疲劳。孕妈妈们可以在中午休息时适当午睡,晚上早点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
  (4)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孕妈妈们可以参加一些孕期保健课程,了解孕期知识,增强自信心。同时,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关爱和支持。
  2.乳房胀痛
  症状识别:孕期乳房增大,乳腺发育,导致乳房胀痛。
  应对措施:
  (1)选择合适的内衣:穿戴宽松、舒适的文胸,减轻乳房压迫。建议选择棉质内衣,避免过硬的材质刺激乳房。
  (2)敷:用热毛巾敷乳房,每次15-20分钟,缓解胀痛。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3)按摩:轻轻按摩乳房,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时,可以涂抹一些孕妇专用橄榄油,增加润滑度。
  3.腹痛和背痛
  症状识别:孕期子宫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导致腹痛;腰部负担加重,导致背痛。
  应对措施:
  (1)保持正确坐姿:坐姿端正,减轻腰部负担。可以使用腰垫或孕妇专用座椅,提高舒适度。
  (2)适当运动: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轻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运动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剧烈动作。
  (3)热敷:用热水袋敷腰部,每次15-20分钟,缓解疼痛。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4.尿频和尿急
  症状识别:孕期子宫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和尿急。
  应对措施:
  (1)适量饮水:保持适量饮水,避免憋尿。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1700毫升,分时段饮用。
  (2)锻炼盆底肌肉: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天坚持锻炼,有助于改善尿频和尿急症状。
  5.疲劳
  症状识别: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导致疲劳。孕妈妈们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感到乏力、困倦。
  应对措施:
  (1)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合理膳食:摄入丰富营养,保持体力。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
  (3)适度运动:进行轻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疲劳。
  6.静脉曲张
  症状识别:孕期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静脉曲张。孕妈妈们可能会在小腿、大腿等部位看到蚯蚓状血管。
  应对措施:
  (1)穿弹力袜:白天穿戴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选择合适的尺码,避免过紧或过松。
  (2)抬高双腿:休息时抬高双腿,减轻静脉压力。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有助于血液回流。
  (3)避免长时间站立:减少站立时间,避免久坐。工作间隙,可以适当走动,促进血液循环。
  7. 妊娠纹
  症状识别:孕期皮肤弹性纤维断裂,导致妊娠纹。
  应对措施:
  (1)保持皮肤弹性:使用孕妇专用护肤品,保持皮肤滋润。
  (2)控制体重: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快增长。
  (3)适当锻炼:增强皮肤弹性。
  二、结语
  孕期不适症状是正常生理现象,孕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忧。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识别和应对孕期常见不适症状的方法。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保障母婴健康。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