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3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国际关注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13日

别负“重”前行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13日     
刘晓玲(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疾病患病率和癌症患病率和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肥胖问题已呈现全球流行态势,随着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肥胖是一种“疾病”,是一个新的不容小觑的健康“地雷”。它不仅影响个人的外观自信,更重要的是,它与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超重、肥胖会给人类带来慢性病风险,极大影响健康,保持健康体重的理念应贯穿全生命周期。
  什么是肥胖?
  它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聚积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个人是否肥胖,并不单纯由体重决定,目前最常用的科学衡量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为千克/米²)。我国18至64岁健康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范围为18.5-23.9,≥24为超重,≥28为肥胖。此外,腹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也是肥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男性腰围达到90cm以上,女性腰围超过85cm以上时,即可认为是腹型肥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判断标准有所差异,例如老年人、运动员等。因此判断时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综合考虑。儿童青少年则可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提供的标准进行判断。
  肥胖由哪些原因导致?
  首先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加上经济越来越发达,摄入的食物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为主,而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这就成为了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第二,运动量过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或助动车代替了自行车或步行,电梯代替了楼梯,手机代替了休闲活动,导致消耗不足,脂肪堆积。第三,遗传因素。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研究显示,人的胖瘦,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到70%,家族中有肥胖史的人群更易发胖。第四,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不少人用“吃”来发泄。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导致肥胖的特殊原因,比如病理性的肥胖和药物性的肥胖等,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来判断。
  如何才能减“重”前行?
  专家指出,科学饮食是关键,坚持运动是保障。
  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对于减重和维持理想体重至关重要,目前医学减重有好多种膳食干预方式。其中最有效、最科学、最安全的是限能量平衡膳食(CRD),首先这种模式是以食物多样为基本原则,三大营养素要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蛋白质占每日总能量的15%~20%。建议每天摄入至少12种食物,每周保证摄取20种以上食物。膳食类型应包含谷薯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共计5大类,可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供的指引,将五大类食物由多到少进行搭配。第二个关键要点是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控制在男6279~7535kJ/d(1500-1800kcal),女5023~6279kJ/d(1200-1500kcal);或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减少2093~3139kJ/d(500-750kcal);研究表明,CRD是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能够减轻肥胖者体重、减少体脂含量,进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代谢综合征组分、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改善睡眠质量并缓解焦虑症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限能量减肥法是安全的,但如果采取高蛋白膳食、低能量膳食、极低能量膳食、低碳、极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心律不齐等问题,甚至带来生命危险,需要医生评估并在医生监督下进行。
  在运动方面,对于18岁以上成年人,建议每周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至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力量练习。对于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3天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小于2小时,鼓励户外活动。对于需要消耗的能量,一般多考虑采用增加体力活动量和控制饮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50%(40%-60%)应该由增加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来解决,其他50%可由减少饮食总能量和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来达到,如果每天能量控制600kCal,这样有可能达到每周减轻体重0.5kg。
  另外还需要控制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作息时间、调整好心理状态。如果仍控制不佳可选择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平衡膳食、食不过量、吃动平衡,别再负“重”前行,“管住嘴,迈开腿”,不要轻信“不节食不运动”的口号,选择科学的防治肥胖方式,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