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3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国际关注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13日

炎炎夏日 不少市民喜欢到市区这些榕树下乘凉休憩

我们坐在高高的榕树下面
听他们讲那大树的故事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13日     
上接04版
古南门大榕树:
“桂林续八景”之一

  说起市区最有名的榕树,榕湖畔古南门前的大榕树绝对是其中之一。它与城门、湖水交相辉映,早在清代,“榕城古荫”便是“桂林续八景”之一。
  记者了解到,这棵榕树为小叶榕,是我市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这棵古榕高18.6米,冠幅直径32米,树龄在500年以上。李腾钊告诉记者,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南宋诗人刘克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清朝画家朱树德等名人在诗词、画作中多次提到这棵榕树。其中,清朝画家朱树德在“桂林八景”之外绘制了新的“八景图”,称为“续八景”,其中便有“榕城古荫”。
  据李腾钊介绍,随着岁月变迁,如今古南门附近的古榕树只剩下两棵,还有一棵位于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中。他表示,作为见证了桂林历史的古树,这棵榕树也得到了众多市民的关注。2000年,榕湖小学一名学生曾给市政府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名学生在信中提到大榕树树叶枯黄、枝叶稀疏,希望能“救救大榕树”。
  “林园部门闻讯后马上采取了救护措施,我们撬开了榕树根部的水泥地面,便于根系透气,后来又扩大了树围、增加支撑、引接气根,让榕树能更好地生长。”他告诉记者,如今林园部门已将这株古榕视作“桂林市区第一树”,每年定期监测并加以保护。“两江四湖建设时,林园部门就在图书馆边上增种了一批大榕树,五六年前,又将古南门后的榕荫路上的阴香更换为了榕树,使得榕荫路更加名副其实。

南门桥小游园榕树:
特意为居民打造的庇荫处

  南门桥东北侧小游园里有两棵大榕树,市民常常坐在树下纳凉。两棵树“并肩而立”,绿荫覆盖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家住南环路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树下凉快很多,我每天都会来坐坐,树下锻炼的人和跳舞的人都有。”
  记者从市林园局了解到,这两棵榕树种植于上世纪80年代,其中一棵为小叶榕,另一棵为黄葛榕。“那时候,我们想在南门桥头打造一个供市民休闲放松的小游园。”市林园局原总工程师何州说,建小游园既要有景观,又要有绿荫覆盖,便种上了榕树,南门桥重建后,这几棵树被保留了下来。
  他介绍,这批榕树是从黑山苗圃特意挑选的,在树种选择上也有讲究。“这些榕树是本地树种,树木分叉很多,能形成很大的绿荫,达到‘独木成林’的效果。”他告诉记者。
  “这几棵树都属于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平时是按照古树名木的标准来管护的。”李腾钊表示,除了能遮蔽烈日,每年三四月份,黄葛榕的树叶会从枝头飘落,届时金黄的落叶也会带来别样的美景。

阳桥头大榕树:
被救回的风景线

  在阳桥头西南侧,有一棵覆盖面积为300多平方米的榕树。十多年前,这棵榕树因为树冠形状形似公鸡,引来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何州回忆,这棵榕树曾一度陷入危险之中。那是2000年新年伊始,阳桥正在重建,由于工程基础开挖直逼这棵榕树的根部,使树木局部根系受损,榕树北侧出现连续塌方,对正在进行阳桥基础施工的人员造成人身威胁。与此同时,榕树北边的土方也出现了下陷的裂缝,如不及时加固护坡,整个大榕树随时有可能跌入10多米深的阳桥基础坑。
  “这棵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种下的,我们得到指示要求无论如何要保护好它。”何州告诉记者,他当时是榕、杉湖建设指挥部绿化现场指挥,接到险情通知后,多部门抢救队伍第一时间汇集在阳桥头,对大榕树的抢险工作进行了周密商讨。根据园林专家现场勘察后提出的施救方案,先后用大吊车清除榕树内膛枝和重叠枝、用多根钢绳拉住榕树缓解下坠、用沙袋填埋塌方,多管齐下缓解险情。“大家轮班施工,经过长时间的奋战,大面积的塌方没有再出现,大榕树顺利存活了下来。”
  如今,这棵榕树依然屹立在阳桥桥头,为市民在炎炎夏日里带来阴凉。不少游客路过时也被这美丽的景观吸引,纷纷停下拍照打卡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