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部门联合行动
捣毁一非法加油“黑窝点”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21日

联合执法人员在非法加油点现场检查。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赵园园 文/摄)近日,一场由我市市场监管、商务、公安、应急等部门联动的跨区域执法行动悄然展开。执法人员成功捣毁了一处隐藏在民房内的加油“黑窝点”,现场查获不合格柴油3.7吨及储油设备,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
没有取得合法资质的民营加油站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长期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十分重视非法加油站整治工作。近日,市场监管人员发现全州县一居民区内藏有一非法加油“窝点”,在前期充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研判基础上,决定联合多部门开展跨区域执法行动。当天上午,执法人员按照预定方案,突袭位于全州县绕城路的一处民房。当执法人员拉开卷闸门时,浓烈刺鼻的柴油味扑面而来。在不足1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锈迹斑斑的大型储油罐直接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屋里电线杂乱缠绕,加油枪随意放在积水地面上,遇火星极有可能引发燃爆。执法人员迅速控制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并抽取油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初步调查证实,该窝点未取得任何合法资质,非法储存和销售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柴油。执法人员当场查扣涉嫌质量不合格柴油3.7吨,查封大型储油罐1个、加油枪1把。
“加油黑窝点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对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非法销售的不合格油品极易导致车辆损坏,影响交通安全;同时,简陋的储存和经营条件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规的加油站从立项到建成要经过市场监管、环保、公安、应急、消防、商务等多个部门的审批,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行业标准检验,以确保生产安全。
据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协同相关部门保持高压态势,建立长效机制,有效震慑非法经营成品油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非法加油行为的反弹,让“黑窝点”无处遁形,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多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执法行动8次,出动执法人员270余人次,检查加油站(点)42家次,检查燃油加油机120余台;核查上级转办的成品油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线索11条,累计端掉非法撬装加油站、“黑窝点”4个,查获涉嫌无证无照经营非法流动加油车5辆,查扣不合格油品4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