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镇:党员一线当先锋 乡村振兴开新局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7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李婷)“去年,兴安镇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以凤凰芽白苔为核心,推广‘稻—菜’四季轮作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近日,看着一车车菜花被运往外地,道冠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光周欣喜地说。
日前,兴安县兴安镇石坑村、董田村创建的蔬菜、辣椒、食用菌160亩种植基地,道冠村利用冬闲田发展450亩凤凰芽白苔蔬菜种植基地喜迎丰收,种植大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5年,围绕“该干什么、怎么干好”这个关键,兴安镇党委组织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京东物流、灵渠保鲜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果多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种养大户、各村党组织书记等30名代表召开电商物流促农推进会,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政府主导牵引、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参与的融商会商协商“零距离”交流平台,建立“龙头企业+政府+基地+农户”联合模式,探索党建引领“直播助农”带货模式,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蔬菜龙头企业,发挥联农带农助农富农作用,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多媒矩阵式推介本地田园风光和农特产品,推动电商直播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兴安镇还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下好春耕“先手棋”,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打好底、起好步。
开展春耕以来,兴安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类涉农党组织的引领服务作用,整合各村“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资源,建立“农技员包片区、指导员包村组”管理机制,由镇村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6支党员助力春耕突击队、党员农技指导服务队,开展“田间诊疗”“垄间课堂”“科技服务周”等常态化服务20余次,为种植户提供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60余次,推动现场解答群众难题30余个,助力农业生产提质。
从“助农先锋”到“助企先锋”,党员的身影始终冲锋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点燃产业振兴“红色引擎”。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兴安镇主动转变服务理念,积极践行“靠前服务”的工作要求,围绕特色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抓好“一站式、清单式”党建服务。通过建立常态化高效沟通机制,做好项目谋划、摸排和跟踪服务等工作,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多个维度当好“店小二”,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支持。
“我们将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持续理清干的思路、提高干的本领,锻造一支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一线干部,持续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在一线贡献才智。”兴安镇党委书记伍平安表示,该镇要求党员干部拿出“拼”的决心、“闯”的劲头、“快”的状态、“实”的作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组织振兴“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