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订单农业
为群众增收提供新“鸡”遇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时秋霞)“我和儿子身体都有病,不能外出务工,家里没什么收入来源,政府知道我家情况后,送来了一批鸡苗让我发展产业,真是及时雨啊!等鸡养大后,我女儿在大学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8月27日,在灌阳县黄关镇政府领取鸡苗的龙吟村村民文加学感激地说道。
据了解,灌阳县为促进低收入群体和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增收,针对“四类低收入”人群,开展“订单农业促增收”代养鸡苗(第一批次)发放活动。该活动涉及灌阳县洞井瑶族乡、西山瑶族乡、观音阁乡、黄关镇等乡镇,以“短平快”产业项目增收方式,对低收入人群产业发展上给予大力支持。本次为第一批次鸡苗发放,共计2200羽,帮助57户低收入家庭增收,后续将持续在各乡镇分批次发放鸡苗。
当日,灌阳县黄关镇政府大院内,当地一些群众手拿编织袋、鸡笼陆陆续续赶来,排队等待领取鸡苗。活动现场,灌阳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细心地为大家分发鸡苗,同时为他们详细地讲解饲养方法、疫病防控等知识,并鼓励大家通过努力早日实现增收致富。
据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仁发介绍,本批次送鸡苗下乡活动,主要是针对该县半劳动力和弱劳动力脱贫户低收入增收问题,把灌阳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八项增收措施”落实落地。
今年以来,灌阳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增收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多次摸底调查,精准制定到户增收计划,出台“八项增收措施”,其中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是促增收举措之一。该项目采取“公司+脱贫户”“校地联合助农增收”等模式,与“四类低收入人群”签订订购协议并预付订金,双方约定订购数量、质量及供货时间,待产品能够出产时由公司上门回收。该项目的实施,既提升低收入人群自我“造血”功能,又实现低收入脱贫人口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