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专题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体育

07版:理论·时评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4年08月30日

全市累计700多项次优化举措 为群众就医“提质”“减负”

今年4月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惠及群众555.2万人次,减少群众支出1454.3万元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桂林市中医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盖章、退费、清单打印等各项服务。 记者周文俊 摄
□本报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吴荣涛
  8月26日,桂林市卫生健康委举办“改善就医服务体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市主流媒体走进桂林市中医医院、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桂林市人民医院,实地体验改善就医服务情况。
  记者从该委了解到,自今年4月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4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参与,重点围绕“优化门诊环境、适老化以及无障碍改造”“优化门诊挂号和检验”“优化住院管理”“检查结果查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院际间调阅”四个方面,以及群众在“诊前、门诊、急诊、住院、出院”整个就医流程出台有效举措,累计开展719项次优化举措,惠及群众555.2万人次,减少群众支出1454.3万元。特别是7月1日以来,在全区率先实施“一号管三天”,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减少支出47.8万元,有效为群众就医“提质”“减负”。

桂林市中医医院:49项优化举措让群众就医更有温度
  “现在来中医医院就医很方便了。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知名的专家,在网上就可以挂号预约;到医院排队候诊,不仅有中药茶饮消暑,还有导医陪诊。”当日上午,在桂林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候诊大厅,记者们随访正在排队候诊的市民龙女士,她对在医院的就诊经历表示很满意。人到中年的她,之前一直焦虑、失眠、紧张、气血不足。经过几个疗程的慢慢调理,目前已经基本上恢复,整个人又精神焕发了。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对中医的诊疗服务需求,该院将国医堂进行扩建提升,不仅增加了诊室和知名专家,周六周日也有专家出诊,努力让患者不因为没有专家出诊而耽误治疗。
  不仅如此,今年6月4日,该院还专门开设了中医护理门诊,针对慢性疾病、中医体质偏颇、亚健康、病前状态等人群,提供扶阳罐温刮温推疗法、火龙罐综合灸疗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平衡火罐疗法、耳穴综合灸疗法等特色服务,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健康指导、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等相关服务。目前已接诊2400余人次,极大满足了市民对中医药诊疗的健康需求。
  “我觉得医院还有一点非常好,以前中药代煎要花很长时间等,现在六城区都可以免费快递到家了,对患者真的很友好。”龙女士告诉记者。
  此前,中药代煎等待时间长,患者一直对此“吐槽”较多。为破解患者“拿药难”问题,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中药代煎快递送到家服务,并持续升级“共享中药·智能配送”,目前已实现六城区24小时免费送到家。另外,在全州、灵川等地,患者只需要支付邮费,也可以实现24小时快递到家。据统计,自开通该服务以来至7月31日,已累计为13519名患者快递送药52951剂中药代煎。
  桂林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邓建华介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院优化改善就医全流程服务举措49项,包括“全院一张床”、“门诊一站式”服务、“住院一站式”服务,夜间急诊住院“最多跑一次”,等等。特别是今年5月1日在全区医疗机构中率先实现医保“刷脸”支付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使用老年手机、部分患者忘带医保卡等问题,受益群众达2万人次。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简化流程做优服务 让群众就医更顺畅
  挂号预约,然后马上付挂号费。这在很多医院是“标准流程”。不过,现在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马上付挂号费”这一步骤被“优化”了。
  “为了简化就医流程,落实上级部门提出的将门诊挂号费纳入医保统筹的要求,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挂号费’的服务。”该院质管部主任赵佳琪介绍。患者经过医生诊疗后,进入拿药缴费阶段再跟挂号费一并结算,这就减少了单独交挂号费的流程。
  排队候诊时间过长,是群众就医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实行优化引导挂号服务,通过在门诊各楼层配备自助挂号机,开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等线上预约,适当增加专家诊室和号源,“一号管三天”等措施,让患者自己在合适的预约时间内前往就医,减少候诊的时长。据统计,自5月1日至7月31日,该院门诊预约84305人次,预约率82.5%,预约后就诊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8.73分钟。下一步,通过进一步优化流程,努力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在医院大厅,记者看到,许多孕妇挺着大肚子前来检查。“对于因各种原因不方便、不能来就诊的孕妈们来说,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记者问。
  赵佳琪介绍,对于这种情况,孕妈只要事先在医院扫码登记,就可以领取远程血压计、体重秤等回家,由医院进行远程高血压监测,随时随地了解宝宝和孕妈的健康状况。此外,医院还提供远程胎监服务,孕妈在家便可以进行胎心监护,后台工作人员发现监测数据异常,会及时电话提醒孕妈注意,如果需要可到医院就诊。
  针对当前不断增多的不孕不育问题,特别是县(市)群众要反复往市区跑的“就医难”问题,该院在全州、荔浦等8家医联体单位开设不孕不育门诊,并下沉专家提供优质的专科医疗服务。对于到医院就诊的医联体单位患者,该院还预留门诊号源,实施“预就诊”措施,保证其到院当日可享受直接复诊、建档,直接进入“试管婴儿”治疗周期;同时,采取生殖专家全程“一对一”服务,并与妇、产、内分泌等科室合作,实现检查结果与各医联体单位互认,畅通孕前、孕中、产时、产后全流程服务,让群众就医更顺畅。

桂林市人民医院:提升信息化水平 让群众就医更高效
  “我们医院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门诊各项线上服务功能,让群众就医更高效便捷,不断提升就医体验。”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桂林市人民医院,现场观摩网上预约、检查结果查询、智慧药房建设时,该院院长秦科介绍说。
  2022年以来,特别是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院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门诊各项线上服务功能,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的便捷查询和费用预交;实施一站式服务,包括成立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和出入院结算中心,以及智慧药房的建设,推行“互联网+药学服务”;引入自动化发药系统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进一步保障了用药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医院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在该院急诊科,记者看到了信息化建设在急危重症患者争分夺秒抢救中的应用。
  “我们已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急救模式。”急诊科护士长霍金孟介绍。“上车即入院”是指通过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系统,将车上患者相关医疗信息实时传送到医院,院内医护人员能够快速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并据此制定抢救方案、准备必要的物资和人员,实现患者从救护车到急诊室、手术室的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的时间,仿佛患者一上救护车就已经“入院”。目前,通过该系统已成功救治近1000例急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