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 温情满溢
百岁老人黄凤莲的幸福晚年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开朗、慈祥的百岁老人黄凤莲。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钟锦玲/文 记者刘菁/摄
在荔浦市马岭镇凤凰坪村凤凰坪屯,有一位百岁老人,她以102岁的高龄,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如今晚年的幸福,她就是黄凤莲。
7月9日,记者驱车前往老人的家。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尽管是上午,从村口步行至老人家,便已大汗淋漓。见到老人时,她正坐在椅子上,摇着扇子,感受清凉。见到记者一行,老人动作轻快地打开了屋里的电风扇。从一进门,便感受到了老人的体贴。
黄凤莲,出生于1921年9月,在她的记忆里,童年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家人间的相互扶持让那段时光充满了温情。家中父母,与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在租来的田地上辛勤劳作。“那时候辛苦种了一年的田,大部分都要交给地主,收成好的时候我们够吃,收成不好,米都不够吃,只能吃点红薯。”老人说起那段过往,眼里隐约泛起了泪花,吃过的苦至今仍让她印象深刻。
岁月流转,女大当嫁的黄凤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与丈夫携手并肩,以土地为伴,用汗水浇灌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红薯、玉米、木薯……这些平凡的作物不仅喂饱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见证了他们抚养子女的艰辛与不易。一子三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各自成家立业,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他们好,我就好!”老人笑着说。
如今,百岁的黄凤莲老人与大女儿沈义琼和小儿子沈义龙同住,享受着天伦之乐。尽管年逾百岁,但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状态极佳,与记者交谈十分顺畅。这得益于她乐观的心态和子女们的悉心照料,儿子女儿时常陪伴在侧,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母亲的生活起居,提起这些,老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人的大女儿告诉记者,老人的生活是十分规律的,除了早睡早起和偶尔睡个午觉之外,老人最喜欢傍晚的时候出去走走。“外面好热了,我现在都是天暗点了才出去走一下。”傍晚时分,是老人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老人偶尔会拿上几块钱,慢悠悠地走到村里的小卖部,在那里找到一些快乐。“有时候我买点果冻和饼干吃。”老人笑眯眯地说。“哪个给你的钱呀?”记者问。“孙子他们给我的,还有政府也关心我老人家,给我发钱。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我就自己拿钱买。”
除了享受生活的美好,黄凤莲老人心中还藏着一份深深的思念——远嫁河北的三女儿沈义元。“我早些年,跟我女儿去河北待了3个月,那里冷哦,还结冰。”回忆起那段时光,老人依然记忆犹新。而最让她难忘的,莫过于那里的面食文化。“他们那边就是吃面,用大锅烧柴火煮面,蛮好吃的,多吃两餐,我也吃习惯了。”老人对女儿的那份思念溢于言表。
尽管思念之情难以割舍,但黄凤莲老人深知女儿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她选择将这份思念化作对孩子们的牵挂与祝福。每当子女孙辈们回家探望时,老人总是格外高兴。她关心着每一个孩子的近况,询问着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看有的没来,就会问怎么没来,什么时候来,经常念叨他们。”大女儿沈义琼说。
在凤凰坪屯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黄凤莲老人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磨砺,如今百岁的她,享受着五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在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里,黄凤莲老人继续书写着她的幸福晚年篇章。采访结束时,老人执意将记者送至家门口,回头望时,阳光洒在老人银色的发丝上,衬出一张历经风霜却依旧慈祥的脸庞,棕黑色的瞳孔里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