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时评

06版:时事

07版:时事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4年07月11日

临桂区:以“群众自治”为抓手
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周玲娟)“我觉得在婚丧嫁娶方面,大家先得统一跟村红白理事会报备,而且需要大家自觉控制桌数、菜品数、礼金数。”“我们作为一个旅游村,村容村貌一定要搞好,家家户户垃圾不能乱扔,污水不能乱排,鸡鸭要集中圈养。”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之中,临桂区会仙镇沐宦头村村规民约逐渐完善,一条条各具特色的移风易俗条款,让村规民约更“合身”。
  近年来,为探索建立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临桂区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坚持因地制宜助推自治区移风易俗试点县区创建工作,打造了六塘镇岚岩村、会仙镇沐宦头村、四塘镇下舍里村、中庸镇泗林村、宛田瑶族乡瓮洲村5个试点村。推动制定了符合实际的规范标准,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助力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现在办酒见不到五六十桌啦,一般是十来桌,以前办酒用烟有的是50元一包,现在都统一规定最高不超过25元一包了。”“自从我们村推行移风易俗以来,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以后,负担是真的完全减下来了。”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后家乡的变化。
  据悉,临桂区以“群众自治”为抓手,发挥“机制”效能,积极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采取“一村一策”,推动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红白喜事具体规定。推选红白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共治”作用,鼓励广大群众从“台下看戏”到“台上唱戏”,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做移风易俗引导者、践行者,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之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优势,强化“宣传”作用。今年以来,通过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全覆盖活动30余场次,开展文化文艺演出、理论宣讲、“状元说媒”、“有爱来临”青年交友会、多领域公益技能培训等推进移风易俗系列活动200余场,制作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宣传栏(标识)45面、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布移风易俗相关宣传报道30余条。同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广播、电子屏、村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提高了群众对于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的认识和抵制能力,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