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数据“孤岛” 赋能智慧医疗
全市94家医疗机构
医学影像上云互联互通互认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11日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影像报告,手机就能随时查;跨院就诊,不用重复做检查。7月9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市创新“互联网+医学影像”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全力推进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影像协同平台建设,实现了全市94家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数据上云,各医疗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症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卫健委等部门启动了桂林区域医学影像协同平台项目建设工作。2021年,桂林在全区率先建成区域医学影像协同平台,打破了各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同城共享”及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影像云平台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原始医学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不限次数在线查询、下载及分享服务,摆脱了传统医学影像胶片保管困难、携带不便的烦恼。
在助力分级诊疗上,区域医学影像协同平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让乡村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医疗服务。平台将全市医疗机构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整合成一个医学影像生态协同体,下级医疗机构可通过平台随时向上级医院发起远程医疗请求,由上级医院专家提供远程协助,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下沉。
过去,部分乡镇卫生院有CT设备,但没有影像医生,需要等医联体上级医院派出影像专业人员现场坐诊时才能出具诊断报告。现在,通过协同平台,患者检查后半小时内就能由医院远程出具诊断报告,实现了“数据多跑腿,专家少跑路”,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据统计,协同平台自2021年1月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已接入全市包括10家三级医院在内的94家医院,上传检查报告累计856.8万人次,患者调阅累计1281.6万人次,数据跨院间调阅59.89万人次,开展远程诊断9.07万例。桂林区域医学影像协同平台荣获了2024年广西数字政府场景应用建设竞赛市级一等奖,我市在广西数字政府场景应用竞赛暨全区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新媒体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整改提升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