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岩幽幽西岭岗
桂林日报
2023年10月11日
图①:回望穿岩 周培楷 摄
图②:界上风光 李振杰 摄
图③:珠覆石上 李振杰 摄
图④:深林幽径 李振杰 摄
□李振杰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栗田村大桥源屯界上,天地豁然开阔。东望,大小村屯镶嵌在山岭之间。西望,则见对面山脉与脚底持平,大体南北走向,连绵不绝,林壑尤美,传说中奇美的穿岩,就在深壑之下。
从西侧小路往下,树林阴翳,蝉声幽远。道旁杂草丛生,蟋蟀蚂蚱弹跳飞舞。行约二十分钟,豁然开朗,几块平坦之地,层层叠叠于山间,约二十亩之阔。这里叫子桥弯,是人们遗弃的屋场。想从前瑶人由北迁徙,择深山而居,以避外乱,亦不足奇。细看时,几棵老化的桃树,已被掩盖在杂树之间——这是原屋主生活的遗迹。相距三百米之外,另有一处老屋场。我们寻望而不见,却只见几头水牛,在一水塘前,瞪着铜铃似的眼,嘴里含着䓍,停止咀嚼,树荫里齐刷刷地警惕着我们。
路旁的树脚下,夏天有奶浆菌、红菌等野生菌。三两朵黄色的野菌立于椎树脚下,若划破其表,有乳汁似的液体流出,香气浓郁,故称之“奶浆菌”。红菌伞盖彤红,连菌脚也被染红了些,吃起来甜。
下坡时有的是“之”字形路,有的落差仅一两人高,却得曲折几次,有几处难寻踩稳之处。有的地方,直上直下,须横着身子,侧步而下,若直行,则脚前冲挤压于鞋内,脚趾生疼。到达山之中部,听涧水叮咚,令人忍不住前往饮之。此处叫平沙水头。拐过去不过十米,细流从高处石间欢跃而下。有人用竹枧架了飞出,叮咚之声即由此出。饮之甘洌无比。到山里来采草药的人,经常把带来的食物挂在那里,回时就着山泉充饥。山间常有采药人,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路忽而远离山涧,忽而又到涧前,两百米后,涧水全然消失,涧即路,路即涧。如此又前行两百米,山势平坦,高山紫薇、红椆、楠木、樟木、梓木等名贵树种列于各色杂木之中,这就是平沙岗了。常有飞鸟穿行林中,有时,捕食鸟或鼠的蛇,也会猛然飞掠而下。
再下行两三百米,河流在树林之间依稀呈现,那就是西岭岗河了。
快步到达河边,只见三四十米宽的河床,地势平缓,流水自西北流淌而来。河水源头在都庞岭恭城境内最高峰——银殿山东南千山万壑之间,沿途支流众多,积雨面积数万公顷,两岸生态良好,河水终年不绝。
瑶山人称江为岗。西岭岗河水清澈见底,远望鱼儿悠然游弋,人近之则倏忽不见,只见红、白、灰、黑各色各状石头布满水底。几处水流石上,若覆玉帛。仰卧江中石上,两岸夹立,仿若坐井观天,蓝天澄澈,白云悠悠。古木参天,枯藤垂钓。山间阴晴不定,忽而阴云闪过,细雨数点,忽而又澄澈如初,云消雨霁。仰卧多时,物我两忘,惟听两耳之畔流水淙淙。
复沿河而下,拐两道弯,穿岩突然呈现眼前。其势若两峰相依,左岸之峰壁立,右岸之峰斜靠,上微有罅隙;左峰后为莽莽大山,右峰则独立约宽五十米,顶峰之上,几棵苍松傲然挺立。两峰下有一洞,即穿岩,河水穿其而过,奔向下游的势江,而后汇入茶江,流向大海。
近看,两峰之下河床巨石相连,左侧河水长年冲刷,已形成约一米宽一米深的沟壑,河水冲下穿岩潭中,轰鸣之声在穿岩里回响。右侧为一石板,宽如巨床,长七八米。中部则穿岩弓形石门,石门下部四五米宽,流水构成十多米的长潭。潭近处水花飞溅,难估其深;远处清澈见底,鱼石可数。细看石门顶部,虽有裂纹,但丝丝入扣,原来此处并非两座独立山峰,而是本为一体!穿岩究竟如何形成?传说原来此处并无穿岩,且有一巨人把守,河水至此形成深潭,方由右侧高地溢出,绕弯下行。后遇洪水,水滞而不泄,汪洋一片,玉帝震怒,擒而远掷,并令雷神击穿,河道乃直,通畅下泄。
这不过是传说,实为水力所致。水至柔,却又克刚,如此伟力,着实令人感叹。
许多徒步的人,喜欢在岩右石板之上席地就餐。夏季至此,水花飞溅,凉风习习。河鱼为汤,甘美清甜;野菜为羹,回味无穷;青竹为杯,竹香暗逸。于轰鸣的河岸之上,把盏对酌,舒畅无比。听水声鸣响,又若万籁无声。远离尘嚣,欲望和满足都可变得无比简单。
返程时多为下午,猿猴远啼,蝉鸣在耳。至五点之时,已若城市傍晚七点。
穿岩幽幽,深藏在大山深处,山青、水清、树绿、洞奇、石美,生态良好,风光旖旎,实在是徒步、休闲的好去处。
路书
欲到穿岩,可依本文途径,导航到大桥源,西面下山经子桥弯、平沙岗下河,然后顺流而下约六百米即达。也可导航至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洗脚岭村鸟仔坪屯,然后沿河逆流而上,步行约十里。也可找当地向导,沿小路前往,约七里。 (李振杰 整理)
杨二说说
随心所欲
恭城这个穿岩,二哥肯定没去过,不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那一番能让人肾上腺素狂飙的描述,真的让二哥心生向往。
不过,当中最令二哥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那山,那水,那洞,那清风,而是文中寥寥几句关于山中采药人的记录。现在还有采药的?应该还是有的,老话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老天赐给的东西,你坚辞不收,或者没看在眼里,不好好珍惜,可能老天都懒得搭理你,说不定还给你降下一场灾祸。
山中本有天然草药,你不要,想要你也不认识,反倒蹉跎几十上百里去求取化学药剂,倒也不是说没用,但终究花钱耗精力,哪如自家后山里纯天然的草药得来自在?
曾经听行业内人士聊天,说现在的中医治病不怎么靠得住,时灵时不灵,其实未必就是辨证不对,或者方子有差,而是药材的问题。关于药材问题,里面各种原因都有,但野生药材难觅,种植药材效力不足,加上还有不良药贩耍花枪,却是实实在在的现状。
这么一说起来,二哥好像就明白了。这中医和西医,一直以来都争得厉害,二哥并不想加入争吵的行列,但私下里却也觉得,干吗要泾渭分明地分中西呢?叫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好吗?一分中西,就彻底对立起来了,利益之下,不吵才怪。
算了,这里面关系复杂,二哥不想牵涉太多惹一身骚,只不过,二哥确实对能上山采药的人十分钦佩。可惜的是,二哥四体尚勤,五谷能分,但连花草都认不出来,哪里还有分辨草药的能力哟。二哥估计,像自己这样不识草药的人,在现代社会应该是占绝大多数的,毕竟这是件堪称专业的事情,没有人教,没有传承。上山的人倒是多了,去网红点打卡露营什么的,但谁会采药呢?
这也是人类在逐渐失去的一种能力。就像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现代人一样,一旦离开了空调房,就容易出这样那样的状况,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身体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
在老家乡下时,曾听老人们说起,家里的老狗被毒蛇咬了后,会自己上山找草药嚼,然后能把命保下。现在的宠物狗是否还有这能力?不好说,从基因遗传的角度看,应该还保留这种本能,不过,估计小区里是很难找到能治蛇毒的相关草药了。好消息是,小区出现毒蛇的机会也不会很多。
那么,人类有没有这种本能呢?按道理来讲,应该也是有的,饿了要吃,渴了要喝,累了要歇着,也算是本能的一部分。至于病了,自己找草药吃,这玩意过于高深,大部分人是没有这能力了的。
但这却给二哥提供了一个思路:饿了不吃,渴了不喝,累了不歇着,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因为你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信号,时间一久,身体也会不理你了。所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在这里也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
同时,二哥好像突然也就明白了随心所欲背后的积极意义,也就是说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想干啥时就干啥。当然,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却是更要牢记的底线。
有人说,这是喜欢喝酒的二哥在给自己找借口呢。好吧,你说的也没错,二哥也不怕你说,能找到支撑自己喝酒的理论基础,二哥正暗自窃喜呢。唯一所要坚守的一点,二哥也清楚,那就是不逾矩,也就是不要过量。而这一点,二哥相信自己是能做到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喝就烂醉如泥,或者不受控制,那还是别喝了吧,你酒醒后的后悔莫及,何尝不是内心在给你发信号呢?
你就说你听不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