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读桂·视觉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读桂·社会

11版:国内关注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9月30日

真主党领导人身亡
黎以会否全面开战

桂林晚报      2024年09月30日     
  当地时间9月28日,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军27日的空袭中死亡。真主党此后发表声明证实了该消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俄罗斯等国纷纷谴责以色列对黎军事行动。此外,以色列国防军29日说,已在空袭中打死黎巴嫩真主党高级成员纳比勒·卡奥克。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以色列近期已连续“定点清除”多名真主党高层人物,但纳斯鲁拉之死影响远大于其他人。由于真主党遭遇重创,同时伊朗等地区反以力量受多重因素限制难以协助真主党大规模反击以色列,黎以或持续呈现“低烈度冲突”状态。

  以军空袭超过20次
  黎民众称场景“如同地震”

  此次袭击发生在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纽约参加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据报道,内塔尼亚胡在纽约所住酒店内批准了这一行动,随后提前结束访美行程回国。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方事前通过情报部门得知纳斯鲁拉将在这里与真主党高层将领召开会议。
  以色列国防军28日下午发布消息称,27日夜间至28日午间,以军战机共对黎巴嫩境内超过140个目标发动空袭,其中包括武器库、兵工厂和火箭弹发射器等,一些目标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的住宅楼地下。
  路透社援引多名目击者说法报道,至28日凌晨,以军空袭贝鲁特超过20次,贝鲁特南郊数以千计民众被迫撤离住所。
  法新社报道,这轮空袭是黎以局势最近骤然升级以来以军最猛烈的空袭,贝鲁特持续传出巨大爆炸声,人口密集区上空腾起黑烟。离家躲避空袭的一名居民说,空袭场景“如同地震”。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28日发表的声明,以军27日晚的空袭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91人受伤,其中14人需住院治疗。
  黎巴嫩总理米卡提28日宣布,全国将自9月30日至10月2日为纳斯鲁拉举行为期3天的哀悼。

  以色列“突破红线”
  内塔尼亚胡28日晚发表声明宣称,纳斯鲁拉之死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是以色列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可能将改变中东的力量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纳斯鲁拉在真主党发展壮大和抵抗以色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该组织内拥有巨大影响力,在中东地区也有很高知名度。此前,以色列一直避免对这类人物实施暗杀行动,以免引发大规模冲突。此次行动表明以色列已“突破红线”,做好与真主党发生大规模战事的准备。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评论说,针对纳斯鲁拉的行动表明以色列在与真主党的战斗中并不存在“红线”,真主党每个成员都可能成为以色列的目标。
  事件发生后,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纷纷谴责以色列,指责以色列的袭击已“越过所有红线”。
  长期以来,西方舆论把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一些伊拉克民兵武装称为伊朗在中东地区主导的同以色列对抗的“抵抗之弧”成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遇袭身亡后,伊朗虽声称报复但实际行动有限,使得以色列敢于对真主党进行强力打击。

  真主党又一高级成员被打死
  黎军方消息人士29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以色列战机29日凌晨对黎东部贝卡省和巴勒贝克-希尔米勒省多个地区发动约30次空袭,造成6人死亡、14人受伤;对黎南部赛达、提尔、迈尔杰云、宾特朱拜勒等地区发动约36次袭击,造成12人死亡、16人受伤。
  以色列国防军29日早间发表声明说,以军在过去几小时内袭击了数十个真主党目标,包括瞄准以色列领土的发射器、存放武器的建筑物等隶属于真主党的基础设施。以军仍在继续采取行动,以削弱和瓦解真主党作战能力。
  根据以军声明,黎巴嫩真主党中央委员会高级成员、预防安全部队指挥官纳比勒·卡奥克在28日以军对贝鲁特的空袭中死亡。卡奥克被认为与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关系密切,近日直接参与了针对以色列的袭击活动。
  近期,以色列已空袭炸死多名真主党高官,包括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基勒、艾哈迈德·马哈茂德·韦赫比,真主党火箭导弹部队指挥官易卜拉欣·库拜西等人。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说,真主党高级将领接连遇袭,纳斯鲁拉仍选择在总部召开会议,这表明真主党可能并未充分认识到以色列的刺杀图谋。

■国际观察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遇袭身亡对中东影响深远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中东地区冲突的重点从加沙地带转向黎以边界。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遇袭身亡,将对黎以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从真主党方面看,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认为,以色列最近的进攻给真主党造成了重大损失,并留下权力真空,真主党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特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和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哈雷尔·霍雷夫说,近期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报复性袭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低于预期,其作战能力似乎已受到严重损害。
  不过,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认为,纳斯鲁拉之死难以改变真主党扎根黎巴嫩社会的现实,真主党的社会网络仍处于“剿而不灭”的状态。以色列政治问题专家马哈茂德·亚兹贝克分析,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后,真主党很可能会将火箭弹攻击范围从此前的以北部地区扩大至特拉维夫等以中部地区。
  从以色列方面看,包澄章认为,对纳斯鲁拉和真主党军事指挥层的刺杀重创了真主党的实力,以色列由此实现了对伊朗及其支持势力构建有效威慑的目标,今后其与真主党的冲突将转向“低烈度”阶段。
  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呼吁“所有地区抵抗力量”都站在黎巴嫩真主党一边。有分析人士担心,伊朗可能会更直接地卷入冲突,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
  但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分析,伊朗目前只是“口头支持”而并未实质加入战斗,表明伊朗军事选择有限。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表示,继哈尼亚遇袭身亡后,如果伊朗此次仍不作出有力回应,其在“抵抗之弧”内的威信将受到损害,未来在中东地区组织反以力量的能力或将受限。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