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23日
■张小兰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古人刘向的名言。读书,于我而言,既是心灵的食粮,也是智慧的源泉。
世间繁华,红尘万丈,唯有书香可以致远。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常常寻找一片宁静的角落,沉浸于书海之中。每当我翻开一本书,仿佛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知识的光芒和思想的火花。
年少时,我常常躲在房檐下柴垛里读书,也曾躲在被窝中,以手电筒为伴,夜读至天明。印象更深的是月夜里,我常常坐在窗前,看那被微风轻轻拂起的窗帘,等待家人入睡。当听到他们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时,我便轻手轻脚地起身,将电灯调至最低亮度,用纸皮遮住光源,偷偷阅读着童话大王、故事会和少年文艺。然而,这样的秘密阅读总会被妹妹发现,她的告状声总会夜里响起,随后便是母亲训斥的声音。月光落了一地,熟睡的鸡狗被她们惊醒,在万籁静寂的夜里狂叫起来,惊动了四野,惊动了村庄。
到山坡上放牛是最奢侈的读书时光。丢下牛绳任大水牛在山坡上自由散漫地吃草。我坐在槐树林里恣意妄为地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读三毛的游记,读席慕容的诗歌。风吹着五月的槐花散发出的馨香直入心肺,时而还会有莹白的花瓣掉落在书里,书香夹着槐花香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太阳渐渐沉下去,暮霭四起,我舍不得合上书,就着最后一抹残阳的光亮随书里的人物一起悲,一起笑,一起落泪。听到有人大吼:“谁家的牛进菜地了?”蓦然想起,我是来放牛的。我的大水牛把人家地里的庄稼吃了一大片。回到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数落。但我清苦的童年因为有书的相伴,每一个日子,都是花开的日子。
我就这样读着,从生活费里节约出钱来买书,再用自己的书跟别人换书读。直到进入大学校园,我见到了大气磅礴的图书馆,一列列,一排排书架上全是书。从古典小说到现代文学,从哲学到散文随笔,应有尽有。我在《诗经》里遨游,在唐诗宋词里漫步。在现代文学里徜徉,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曾梦想拥有一个弥漫书香的空间,不仅是满壁皆书厨,更是生活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书的芬芳。某日去朋友家,我看见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有书,饭桌旁,书架上,转角处,花架边,书籍无处不在,触手可及。在薄暮的黄昏读,在静谧的深夜读,在晨曦微露的五点钟读,直到读得唇齿留香,读到心满意足。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案头床畔,客厅茶几,电视一角,阳台书吧,都摆放着书。有书在手,云朵安详,清风温柔。
此刻,我倚窗而坐,心灵沐浴在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湖畔。澄澈的湖水涤荡着我的心境,尘埃尽散,沙粒无存。内心宁静而又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