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热点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23日

广西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公布 灵川“长岗岭行动”入选

高校智力帮扶 古村落吃起旅游饭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23日     

  游客在长岗岭游玩。
  4月21日,灵川县灵田镇长岗村委长岗岭村举行第二届油茶文化节,现场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村干部莫志飞带领村民忙里忙外,不亦乐乎。他说:“自从曹博士科研团队来了以后,长岗岭就开始热闹了,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
  3年前,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曹世武博士科研团队进驻长岗岭,智慧赋能乡村振兴,公益帮扶长岗岭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3月至今,长岗岭接待游客量超过5000人次,营收近20万元,这是这个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跨出的第一步。
  近日,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公布,灵川县“长岗岭行动”榜上有名。

高校团队驻村
启动“长岗岭行动”

  据莫志飞介绍,长岗岭是个古村落,保留有60来座古民宅,但由于大部分无人居住、保护力度不够等原因,其中有18座被不同程度破坏甚至损毁。全村123户436人,有20户为脱贫户,村里的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只有百人左右,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了。长岗岭建有生态博物馆,但即便有游客来参观,吃住都成问题。
  2021年,为推进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在桂林市、灵川县相关部门的邀请和支持下,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曹世武博士和他的团队选择长岗岭村作为帮扶村,发起旅游振兴乡村计划“长岗岭行动”。
  之所以选择长岗岭,曹世武有自己的想法:长岗岭村位于灵川县灵田镇与兴安县高尚镇交界处,处于“湘桂古商道”中心处,素有“小南京”之称,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古墓群、三月岭古道,与此同时,这里群山环绕、田园风景好,旅游资源丰富,离桂林站约40公里,交通便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条件。2006年,长岗岭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该村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曹世武说,“我们刚进驻村里时,恰巧是冬天,村里感觉非常冷清,村里的博物馆和古民居因长期缺乏养护,更显萧条。”初到长岗岭村,曹世武便下定决心,要把乡村旅游振兴的措施落到实处。
  2021年12月起,曹世武的团队在长岗岭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调研和编制,提出打造桂林市近郊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战略目标。

帮扶先扶智
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曹世武和团队在村里住了下来。
  “首先要给村民信心,让村民信任我们。”曹世武回忆,进驻后,他们请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当“翻译”,克服听不懂方言的困难,与村民深入交谈,带领村民考察成功的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并多次召开会议,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告诉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处。
  此后,科研团队驻村帮扶成为常态,曹世武还提出了让村民认股筹资,把村民变成“股民”的想法。“让发展乡村旅游与每一位村民息息相关,大家出了钱,会更加珍惜这次发展机会,能更好地激发农民农村农业的内生发展动力,切实发挥村民和村集体主体性作用。”
  2022年9月,曹世武博士科研团队工作站挂牌成立。在团队的引导和帮扶下,长岗岭村发动117户村民入股48.2万元、村集体入股11万元,注册成立了灵川县首家旅游专业合作社。“最多的一户投了2万元,最少的也有1000元,村民们对我们寄予厚望。”曹世武说。
  2022年10月,长岗岭首批旅游业态开工建设,以合作社名义租赁村民古宅,组建村民施工队,利用自筹资金及上级资金支持,建成了大山来风青年旅舍、演武场、湘桂味道餐馆、油茶非遗工坊、豆腐坊等首批旅游业态经营项目;同时,对村民进行餐饮、茶艺、手机拍摄等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引导村民全链条、全过程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村民变股民、乡村变景区、庄稼人变旅游人”的农村“三变”。
  “能为村里请来公益帮扶的科研团队不容易,这是长岗岭发展的好机会。我们灵田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力配合,为长岗岭村申请了20多万元扶持资金,用于修建停车场、硬化村里巷道等,并积极配合组织各项活动,全力推广长岗岭乡村旅游。”灵田镇镇长阳振刚介绍。
  不仅如此,在实践探索中,曹世武的团队不断与灵田镇政府、村干部、村民沟通,确定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发挥村民和村集体的主体性作用,实践探索出集规划设计、村民动员、合作社组建、服务培训、业态建设、营销推广、运营管理、招商引资为一体的高校全链条闭环智力帮扶旅游振兴乡村模式,推动长效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吃起旅游饭
迈出成功第一步

  2023年3月18日,长岗岭乡村旅游正式对外开业。曹世武的团队还建立了长岗岭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等全媒体营销矩阵。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研究生邓以茜、王明艳、黄逸扬等同学是公众号的运营主力。他们常驻村里,与村干部密切沟通,研究乡村旅游课题,同时为长岗岭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组织大型活动,做好全方位宣传。
  “长岗岭如今吃住都很方便,我平时的‘工作’是给古村落景点拍照,针对一些节点组织活动,对公众号进行日常更新。”黄逸扬说。
  2023年6月,长岗岭旅游合作社入列桂林市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作社开业至今一年来,接待游客量超过5000人次,营收近20万元,解决了5名合作社人员固定就业,部分村民灵活就业。
  更值得庆贺的是,长岗岭入列2023年度桂林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获赠光彩项目资金20万元。曹世武介绍,将充分利用这笔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如增加业态,提高接待能力,引导村民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自主创业,开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或聘请职业经理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经营水平。
  曹世武介绍,目前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屋租金,以及村落改造施工、大型活动和就业。预计明年,村民将获得第一批年度分红。
  不仅如此,如今村里每周都非常热闹,经常有游客到访,还有不少中小学生前来研学,体验油茶非遗制作过程,老豆腐的制作工艺等等。村里也多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4月21日油茶节当天,我们接待游客超过500人次,当天来帮忙的村民每人有100元的收入。”而除了游客,长岗岭还迎来了前来考察调研的投资方。曹世武说:“长岗岭要做大做强,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支持。全村2平方公里范围,除了古村落,还有600多亩田园耕地,以及山林茶园,规划有古宅民宿、文创店、茶饮店、非遗体验工坊、水库度假村、露营地、景观农田等业态项目。”
  对于长岗岭村的未来,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院长段文军也有憧憬。“我们希望古村落的发展融合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打造一个网红旅游景点,让古村落文化和潮流紧密结合在一起。”
  记者韦彦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