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热点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23日

美众院通过950亿对外援助法案

将援乌、援以、“印太安全”等议题捆绑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23日     
  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总计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610亿美元对乌克兰的援助、264亿美元对以色列的援助、向“印太伙伴”提供81亿美元的援助,以及要求TikTok脱离中国母公司等几方面计划。众议院目前正将一揽子法案提交给参议院,后者最早可能于本周二进行投票。分析认为,大选年背景下,这一表决结果反映出两党在继续对外援助等议题上的一致性,也凸显出华盛顿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复杂性。

法案四合一提交参议院“闯关”
  上周六,众议院在众议长迈克·约翰逊推动下,先后对四项法案进行表决。
  ①是所谓“21世纪以实力促和平法案”,内容包括对伊朗制裁、冻结俄罗斯主权资产以及迫使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脱离中国母公司。
  ②是“印太安全补充法案”,规模为81亿美元,内容为帮助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以应对中国,其中包括对台援助内容。
  ③是“乌克兰安全补充拨款法案”,内容为提供610亿美元协助乌克兰和地区合作伙伴对抗俄罗斯,并补充美国的武器库存等。
  ④是“以色列安全补充法案”,规模为264亿美元,将向以色列提供援助,并为加沙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济。
  美国众议院共有435席,上述四项法案均以逾300票支持的结果获得通过。但援助乌克兰法案争议较大。众议院218名共和党人中,112人投下反对票。该法案最终依靠210名民主党众议员的支持,得以顺利通过。
  获得众议院通过后,上述四项法案将合并成一项修正案,提交参议院。参议院最早可能于当地时间4月23日下午进行相关投票。“参议院本周表决通过一揽子法案的可能性很大。”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众议院基于“捆绑策略”将四个法案合并,可以让援乌、援以、“印太安全”、禁止TikTok等议题联系在一起,以争取不同意见者的支持,极大提高其中部分内容在参议院“闯关”的几率。
  外界注意到,众议院夹杂私货,在最新法案中塞入涉及TikTok的条款。与众议院上月通过的一项封禁法案比,最新法案将TikTok中国母公司剥离业务的最后期限推迟到今年大选之后。此举可能会为参议院同意封禁TikTok铺路。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
被骂“叛徒”

  有共和党众议员痛骂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叛徒”。约翰逊(上图)此前多次反对援助乌克兰,但随着参议院2月通过对乌克兰、以色列的950亿美元紧急援助法案,约翰逊态度逆转。韦宗友认为,约翰逊之所以不顾党内强硬派的反对,力推众议院表决援助乌克兰等多项法案,主要缘于内外两方面需要。
  外部,乌克兰战场形势改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出现对乌不利态势。乌政府借助多个场合向欧美施压,要求得到更多军援。美国情报部门高官称,若没有美国的额外援助,乌克兰可能会在年底输给俄罗斯。
  内部,大选年的政治需要。对于美国两党来说,放弃对乌军事援助,导致俄罗斯在战场上获利,将是政治上难以承受的结果。如果因内部分歧不能推进对乌援助,将成为共和党的政治失分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指出,尽管共和党内部对是否援乌存在分歧,但更多议员认为,事态来到重要节点,如果美方不采取行动,局势可能发生对美不利的变化。

威胁全球安全
  拜登20日对众议院通过上述法案表示赞赏,标榜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得到体现,并预告将在参议院批准后的第一时间签字。同时,俄罗斯和巴勒斯坦方面看到美国“拱火”背景下局势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尽管美国两党在内政议题(税收、堕胎、社会福利、边境管控等)上南辕北辙,但在对外援助等问题上仍有一定共识。综合舆论和分析人士观点,美国所谓的“对外援助”,旨在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将会对国际和地区安全造成新的威胁,进一步推升地缘政治风险。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进一步警告,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对外援助法案将“加剧全球危机”。她指出,除了“对基辅政权的军事援助”之外,美国的法案还将允许以色列继续“直接加剧中东地区前所未有的危机”。”
  巴勒斯坦总统发言人纳比勒·阿布·鲁代纳当地时间20日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援以计划将直接导致巴勒斯坦伤亡人数的增加。鲁代纳指出,美国此举给以色列在整个地区扩大战争开了绿灯,破坏了地区和全球稳定的前景,“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有导致地区局势升级的危险”。
  韦宗友指出,经过特朗普时期的四年执政、拜登时期的三年在野,共和党已逐渐由里根式政党变成带有特朗普烙印的政党。如今,共和党在外交上带有新孤立主义色彩,不愿过多地海外干预;内政上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经济上反自由贸易。里根式传统派的党内影响日渐式微。

打“中国牌”自相矛盾
  较为讽刺的是,据美国国务院官网介绍,国务卿布林肯将于4月24日至26日访问中国,刚好与美国参议院推进对外援助法案的投票进程重合。
  “美国两党在大选年拿涉华议题做文章不足为奇。”韦宗友指出,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视为战略竞争关系,早已是两党共识。不过,最新法案涉及的一些敏感内容可能会对中美关系构成冲击。
  “法案在参议院投票,高官试图与中国互动,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刁大明指出。
  一方面,面对选举压力,拜登想在对华政策上实现利益最大化。他将所谓“稳定的两国关系”视为其一大政绩。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不断从自身偏狭的选举利益出发,为了锁定关键选票,不断在涉华问题上炒作、生事,甚至不惜损害中美之间的一些共同利益。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注定会破坏两国互信,最终也将损及美国自身利益。”刁大明说。
  综合央视新闻、解放日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