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川乡:靶向监督
为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
桂林日报
2025年04月18日
本报讯(通讯员唐召均)“现在村里有多少钱,钱是怎么用的,都会在公示栏进行公示,而且还会发到村委微信群,这样我们心底踏实多了……”日前,在兴安县漠川乡纪检干部对财金村委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村民们对农村集体“三资”公示公开的做法赞不绝口。
此前,该乡纪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中,发现财金村委账户存在42笔共计3.67万元光伏发电收益未及时转入村集体账户,存在村集体资金和村委工作经费混存问题,对该村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并向该村委发出1份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立即整改,以案为鉴。
今年以来,该乡纪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从“小切口”破题,靶向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守护好村集体“钱袋子”。
为全面排查2021年换届以来村委账户和村集体账户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该乡纪委采取实地走访、查阅台账、银行账户流水的方式,对全乡13个村委的惠农资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部分村干部对规范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村级集体收入和村委工作经费混存,支出随意性很强,存在较大廉政风险;还有新老交接手续不连贯,大部分村财务人员专业性不足,对财务制度了解不全面,工作中存在沿袭旧例的情况。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该乡纪委要求相关村委高度重视并认真整改。
此外,为破解“三资”管理薄弱环节,该乡纪委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强化对村级财务、专项资金支出等群众密切关注事项的日常监督,通过“清单式”台账,让农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不断畅通村级“三资”问题信访检举渠道,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深挖细查“三资”管理问题背后的贪污、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等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切实守护好农村集体“钱袋子”,不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