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清水写就诗意栖居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通讯员徐维薇 黄政
近日,阳朔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再次走进鸡窝渡村村民张木发家的民宿,看到门口停满了外地车牌的小汽车,一派热闹景象。张木发谈起供水问题带来的变化时满意地说,现在每月约6立方米的用水量“硬需求”应付自如,择一处民宿,诗意栖居,成为许多游客在鸡窝渡的“打开方式”。
然而之前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走访时了解到,由于村内没有安装入户自来水,村民多年来通过自掘机井方式解决饮水问题,随着近年来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网红民宿村”的形成,对供水安全稳定的要求更高,井水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鸡窝渡村位于遇龙河畔,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引进精品民宿酒店20余家,但饮水保障问题却成为制约民宿发展的短板和痛点。
困扰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为何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其他村是否存在类似问题?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以鸡窝渡村为中心点,逐步扩大走访范围后得知,阳朔镇矮山村、燕村、灯笼山等7个自然村与鸡窝渡村存在同样用水难题。经过向镇、村干部和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核实了解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2023年9月,阳朔县自来水公司启动实施了阳朔县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但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被动思想,导致工程推进缓慢。
“关乎民生、发展的供水保障问题久拖未决,是为民服务意识不强的表现。要立行立改,不仅要彻底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通过“一对一”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县自来水公司立即整改,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优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县自来水公司收到问题反馈后全面摸排各乡镇供水情况,将鸡窝渡村、矮山等供水问题最突出的村,确定为该县城乡供水首批建设试点,围绕解决乡村饮水量、水质安全和持续性供水三大关键,提质增速推进水网建设。
截至目前,该县完成首批建设试点村供水主管网6千米的铺设,沿线590户2100人饮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也凸显了民宿集聚效应,带动集民宿、餐饮、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万元增长至3.9万元,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让阳朔因水而美、因水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