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有个“石头村”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鹅卵石铺设的挡墙和步道。

犀牛泉也加上了石头元素。

用石头铺设的步道。

石头铺设的路面与青砖房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乡村风情。
□本报记者李忠波 文/摄
在永福县永福镇四合村委大木村屯,石头恰似大自然馈赠的神奇魔法棒,以其独特的魅力勾勒出一幅韵味浓郁、令人心驰神往的乡村美丽画卷。
8月27日,记者从永福县城出发,仅十多分钟车程就来到了大木村屯。沿着新铺设的沥青路走进村子,村口石头墙上“大木村欢迎您”几个大字十分显眼。村子里,用石头铺成的步道像灵动的丝带,连接着各个角落,既是村民出行的便利通道,也成了游客漫步赏景的好去处。鹅卵石砌成的挡墙和步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用石头重新包装的犀牛泉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大木村屯建于明末清初,地处丘陵区,坐落在圆岭坡上,形如犀牛卧伏,面积有2.1平方公里。屯里有81户共327人,壮族和汉族聚居在一起,村民们大多以务农为生。
村支书陆飞介绍说,大木村屯在改造之前,这里房屋破旧、杂草丛生、人居环境差。该屯的变化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多方共同努力。在党建引领下,党组织带头,党员示范引领,村民们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建立起“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乡贤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成立先锋队,为村庄规划、环境改善和产业帮扶提供“智力”和“财力”支持。
67岁的村民莫志富在村里当了26年村干部,如今见证了村子的变化,他感慨地说:“根本不敢想像村子可以变得这么美。”
“千万工程”的目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永福镇镇长熊霞说起大木村屯时满脸自豪。当初走访调研的时候,看到村里鹅卵石砌成的墙和阶梯,还有丰富的鹅卵石原材料,她就和村民商量,确定用石头元素来打造镇里的“千万工程”示范点。现在,屯里共砌了鹅卵石挡墙1664.4米,铺设了鹅卵石步道159.5米,鹅卵石硬化面积达到1269.56平方米。目前,大木村屯已经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陆飞说:“近段时间已陆续有游客来大木村屯拍照打卡。上周末还看到村委会这里停了十多辆车,都是来玩的。”如今的大木村屯已经成了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展望未来,大木村屯有着更美好的蓝图。陆飞表示,下一步将谋划打造农文旅路线重要节点,打造四合少数民族特色村落,打造“稻+N”产业示范区和地道药材种植及育苗基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多元化发展,探索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大木村屯的精彩蜕变是“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木村屯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