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事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体育新闻

返回 2024年08月29日

时隔16年,灌阳夫妻与走失儿子跨越千里团聚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8月24日,王女士与走失16年的儿子重逢,双方紧紧拥抱在一起。 (灌阳县公安局供图)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蒋欣
  8月24日,对于灌阳县的胡先生夫妇来说,是个圆梦的日子。当天他们与走失16年的儿子迅迅(化名)重逢,双方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刻他们等了16年。一家人都流下了高兴的眼泪,在场的所有人被这一幕所感染,纷纷送上了祝福。
  近日,在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桂林市公安局的部署指导下,灌阳县公安局通过技术手段,在福建省发现疑似迅迅的人员,最后通过DNA对比,成功帮助与亲人失散16年的迅迅找到亲生父母。

一场时隔16年的重逢
  8月24日,胡先生夫妇随同灌阳县公安局民警前往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公安局。在众人的期盼中,迅迅在宁化县公安局民警的陪同下现身。
  当年走失时,迅迅是一名年仅4岁的儿童,如今已长成比母亲王女士高出一个头的帅小伙。看到儿子的那一刻,王女士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步上前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站在一旁的民警也为之动容。
  “终于把你找回来了!你看这是你小时候贪玩留下的疤。”细心的王女士一眼认出迅迅小时候摔跤缝针留下的疤痕,并告诉儿子,他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他,历尽艰难从未想过放弃。

16年寻亲路漫漫
  时间回到2008年10月11日,灌阳县城大市场。当日上午,迅迅在大市场一个玩具店走失。胡先生夫妇发现儿子不见后,到处寻找,并发动亲朋好友、热心群众到汽车站、路口,甚至沟渠、垃圾堆等偏僻处寻找。然而儿子踪影全无。随后,他们到该县城关派出所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城关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寻人工作,并发动辖区群众积极提供线索。但受当时条件所限,寻人行动陷入困境。
  一年、两年、三年……夫妻俩先后去过湖南、福建、云南、贵州、江西等地寻找,并在“宝贝回家”等多个平台发布信息,将寻找儿子的信息印刷在矿泉水瓶上、各类打包盒上,发布到各类屏幕上,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石沉大海。
  多年来,对儿子的担忧和思念成了母亲王女士的心病,每次看寻亲节目或看到身边跟儿子同龄的男孩,她都会忍不住偷偷抹泪。16年来,一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迅迅。他们每年都到灌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询问进展情况。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案件一直未有新的发现。为找儿子,胡先生夫妇经常关注新闻,只要看到报纸刊登公安机关找回走失或被拐儿童的消息,他们都会长途跋涉去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直到这次,当民警电话通知他们找到了迅迅时,夫妇俩顿时感到喜从天降,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原来,迅迅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福建,其养父母对他很好;今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迅迅表示,他对4岁以前的记忆已经很模糊,这些年来,他并不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孩子。当养父母说出他的身世时,迅迅感到很震惊,一时心情复杂。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时,他又深受感动。

两地警方千里牵线促圆梦
  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不断迭代和发展,灌阳县公安局在桂林市公安局的指导下依托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深入研判,全方位多手段开展寻亲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前,经福建省三明市、广西桂林市两级刑侦部门对海量数据反复比对核查甄别,发现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居民李某与迅迅相似。
  经办民警马上联系宁化县公安局,请求协助核实李某的身份信息。接到线索后,当地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发现李某并不是李家的亲生儿子,而是多年前抱养回来的。为慎重起见,宁化县公安局采集了李某的DNA送检入库。
  今年8月中旬,经福建三明市、广西桂林市两级刑侦部门进一步比对李某与胡先生夫妇的DNA,并进行严谨的复核工作,最终确认,李某就是胡先生夫妇丢失了16年的儿子迅迅。
  至此,16年的漫长寻亲路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在认亲现场,胡先生夫妇对福建三明和桂林两地公安民警再三表达谢意:“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还能找到儿子!真的特别感谢你们这么用心地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