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事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体育新闻

返回 2024年08月29日

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建设秀美六塘古镇

——访六塘镇党委书记杨湘桂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9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彭胜发 周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乡村振兴着眼点无疑在乡村。临桂区六塘镇将如何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继续发展,努力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更大贡献?近日,六塘镇党委书记杨湘桂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杨湘桂说,六塘自古英雄辈出,李天佑、李其实、黄锦辉等革命人物精神影响深远,队伍建设的精气神很重要。党建是发展的主心骨,品牌是发展的明信片。积极打造“桂冠先锋·新韵岚岩·三治振兴”“桂冠先锋·幸福小江”“桂冠先锋·上将故里·富美清泰”等7个党建品牌,形成了“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的整体效果,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彰显。此外,通过新建、改扩建、整合等方式,对1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提升,目前场所面积全部达300㎡以上,500㎡以上的有11个。
  党建赋能,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六塘镇积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励党员领导干部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推进六塘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重点工作中培养和储备优秀后备力量。2021年至今,发展党员51名、培养积极分子63名。
  2023年,六塘镇实施重点项目12个,采取“一套方案、一张清单、一个目标”的工作机制,压实压紧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建设。旱改水项目完成租地3177亩,新增粮食产量达150万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0余万元;融福高速、外环高速、桂东北天然气管网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相思江支流六塘段(会仙河)疏浚如期竣工;南会水管提升工程率先完工;投资2.3亿元的商贸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广西乡镇最大规模超市——六塘家家福购物中心集聚效应明显;引进投资1.2亿元的全链条数智一体化瓦楞纸板及彩印包装厂正在建设中;投资1900万元的六塘第二幼儿园完工并投入使用。
  农文旅融合强产业、助振兴。六塘原种蔬菜、牛角椒、“观山禾”等品牌产品畅销各地,目前形成了万亩蔬菜连片;六塘村高品质黄金百香果、小江村麒麟西瓜、清泰村优质红心猕猴桃、三塘村桑葚等千亩特色水果,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此外,桂林山美种鸡养殖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标准化示范场”称号。
  与此同时,趁着乡村游的东风,六塘镇格外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羊明古街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等古建筑鳞次栉比;道莲村的麻布编织、斗鸡文化、彭祖文化、非遗文化虾子龙流传至今;小江新街彩绘壁画描绘了幸福生活,草席编织、腐竹制作……将特色村农房改造成民宿、餐馆,游客来到村里可吃、可住、可赏、可玩。
  用美景、美食、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游热度,促进农文旅融合,旅游经营收入逐步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来源。六塘镇在岚岩村成功举办了“上将故里·多彩六塘”非遗文化展示节,在高陂寨村开展了临桂区新兵役前教育暨民兵训练,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重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202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000万元。
  像岚岩村这样的村子,在六塘镇还有很多。近年来,六塘镇坚持“一盘棋”规划,典型引路,打造乡村振兴精品村5个,依托桂阳公路黄金旅游通道,将李天佑故乡高陂寨—小江新街—岚岩美丽乡村示范村—羊明古街—桂林花海—柚子湾民俗风情园等景点连成线,逐步形成一条“红+绿”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目前,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的小江水库移民新村示范点和李天佑将军故里高陂寨村已投入使用,既留住了乡愁,又让乡村充满新时代气息。2022年,道莲村荣获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和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
  家园美了,群众精神也要更“美”。六塘镇充分运用李天佑将军精神打造“微党课”,将鲜活的党史植入群众心中,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多元共治”转变。同时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等开展“夜话乡风”活动,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打造“自治家园”,推行生态文明积分制,与临桂农商行合作发放物质奖励,引导群众感党恩、美家园、树新风、促振兴。搭建“共治平台”,政府、社会、企业、村党组织等共建共治,推动“一约四会”制度完善,培育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