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3·15特别报道

03版:3·15特别报道

04版:3·15特别报道

05版:3·15特别报道

06版:3·15特别报道

07版:3·15特别报道

0809版:特别报道

10版:读桂·社会

11版:聚焦中国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早上好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3月14日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3·15”消费提示

警惕预付费、黄金投资等陷阱

桂林晚报      2025年03月14日     
  本报讯(记者周子琪 通讯员莫嘉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针对近期投诉举报热点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预付式消费在餐饮、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多种服务行业广泛使用,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和价格优惠,但背后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该局建议消费者避免冲动充值,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服务内容、退款方式及违约责任;控制单次充值金额,警惕“高折扣”营销陷阱。
  近期金价屡创新高,黄金消费和投资市场热度高涨。消费者需注意,黄金饰品分为足金、K金等类别,计价方式分“按克”与“按件”(一口价),后者因工艺复杂溢价较高。建议选择品牌直营店购买,详细了解换购规则及工艺费收取标准,要求商家书面承诺终身换新等条款。警惕虚假黄金投资平台,远离刷单返利、邮寄黄金等新型诈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容行业“鱼龙混杂”,同样暗藏不少消费陷阱和风险。消费者要警惕商家“免费测试”“赠送”的噱头,对强迫式交易行为坚决说“不”。
  消费者需区分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医美机构须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需持有执业资格;生活美容机构应取得卫生许可。接受服务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项目明细、费用及效果承诺。使用化妆品需核查成分表及批准文号,医美药品器械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核实注册信息。
  近年来,一些“探店类”博主、“测评类”博主走红。但一些博主为了商业利益慢慢就“变了味”,以“科普”“分享”为名行“营销”“带货”之实,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部分“探店”“测评”类内容实为变相广告,存在数据造假、主观夸大等问题。消费者需注意,带有购物链接的测评内容属于广告行为;警惕“无脑购入”等煽动性话术;对测评结果应多渠道验证,不盲目追随流量推荐。
  最后,交易时消费者都应妥善留存好收据、发票、合同、网络订单截图等相关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及时联系商家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应及时主动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