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规模抗议游行持续
多国停止向其提供武器
以色列站在
重大转折点边缘
桂林晚报
2024年09月10日
“内塔尼亚胡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本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出这样的评论。过去一周,以色列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由于迟迟无法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以政府面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11个月以来,最为严峻的国内压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解救被扣押人员的机会正在逐渐消失,而他自己的政治命运也前景暗淡。以色列正处于一个重大转折点的边缘。
70万以民众上街抗议游行
9月1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声明,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的一条地道内发现6名以方被扣押人员的遗体。以《国土报》称,按照此前的加沙停火协议,这6人中的3人原本可以在近期获释。当日,超过70万以色列人走上街头,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尽快达成停火协议,解救被扣押人员。9月2日,以色列最大工会组织、代表约80万工人的“以色列劳工联合会”发起全面罢工。
在耶路撒冷,数千名抗议者包围了内塔尼亚胡的私宅,他们高举被扣押人员的照片,高喊“现在就达成协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称,过去11个月里,以色列每周都有抗议活动,但大多被以色列政府忽视。这一次的抗议感觉不同,景象不同,声音也不同。在加沙发现那6具遗体,对以色列和仍在加沙的被扣押人员来说,都是重要的转折点。
安全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吵
据《以色列时报》透露,在8月29日的一次安全内阁会议上,内塔尼亚胡表示,将优先考虑维持在“费城走廊”的驻军,而不是解救被扣押人员。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他要求部长们对上述立场进行投票,这引发了激烈争吵。
根据当天的会议记录,以色列防长加兰特直言“哈马斯不会同意(驻军计划),所以不会达成任何协议,也不会有被扣押人员获释”。而内塔尼亚胡怒拍了桌子。最终加兰特投了唯一的反对票。据以色列瓦拉新闻网透露,这次会议3天后,内塔尼亚胡与亲信讨论了是否可以趁乱解除加兰特的防长职务。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直言,内塔尼亚胡提出的“费城走廊”驻军等不可谈判的条件,实际是在阻碍达成停火协议,维持加沙地带的战争状态。对于内塔尼亚胡,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不仅事关“彻底消灭哈马斯”的军事战略目标,也与他个人的政治命运息息相关。美国政治分析人士称:“内塔尼亚胡决心继续推进,因为他需要让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一旦战争结束,他很可能会下台。”
西方多国限制对以军售
当地时间6日,一名拥有美国和土耳其双重国籍的26岁女子在约旦河西岸地区遭枪击身亡。目击者称,当时她正在参加一场对犹太人定居点的抗议活动,以色列军队开枪将其击中。美国白宫要求以色列“进行调查”,土耳其总统和外交部则谴责以军这一“谋杀”行为。
9月2日,英国政府宣布,暂停向以色列出售部分武器,因为这些武器可能被用于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被叫停出售的包括战斗机、直升机等军用飞机的零部件。在外界看来,这是英国斯塔默政府迫于国内反战压力做出的政治调整。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在以色列进口的武器中,69%来自美国,30%来自德国。
在英国广播公司看来,英国此举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外界更关注这是否是西方国家外交风向转变的一个风向标。今年以来,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已经宣布,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或禁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的船只中途停靠在本国港口。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直言:“中东并不需要更多的武器,它需要更多和平。”9月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布声明,斥责英国的决定“可耻”。
美国选情导致局势愈加复杂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认为,内塔尼亚胡升级加沙战事,有助于特朗普的选情。他说:“如果内塔尼亚胡继续在加沙发动战争,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哈里斯要么因为公开批评他,从而失去犹太裔的选票,要么因为保持沉默,从而在关键的密歇根州失去阿拉伯裔和穆斯林裔的选票。”
在种种幕后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各方对停火止战的态度出现巨大鸿沟,加沙乃至中东地区的局势因此日趋复杂。以色列当下国内的抗议潮或许是一个寻求突破的契机,迫使各方以更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当下的巴以冲突。
■相关新闻:
约旦河西岸与约旦交界的
一陆路口岸发生枪击
据以色列军方和急救组织消息,以色列控制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与约旦交界的艾伦比桥陆路口岸8日上午发生持枪袭击事件,造成3名以色列人死亡,袭击者被以方当场打死。
以色列国防军当天发表声明说,一名袭击者驾驶卡车从约旦进入艾伦比桥陆路口岸地区,随后下车持枪射击,导致3名以色列平民当场死亡,袭击者被以安全部队打死。目前,以军方正对卡车是否装有炸药开展调查。
据媒体报道,袭击者是一名来自约旦的卡车司机,约旦方面正对此展开调查。
以色列方面宣布艾伦比桥陆路口岸暂时关闭。
艾伦比桥陆路口岸位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与约旦交界处,由以色列控制,是当前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离开巴以地区的重要通道。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北京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