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中庸宅山村几年前建成桂林首个“生态塘”
如今当地创新生态文明积分制度 村民主动将生态塘维护纳入其中
你帮我们“变废为宝”
我们为你维护打扫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19日
8月,临桂区中庸镇中庸村委宅山村稻浪滚滚,稻田旁有一片种植有水葫芦的池塘——它是宅山村村民引以为傲的生态塘。利用它,该村“生态塘五级净化”项目将村里的污水转化为肥料和用于灌溉的水资源,把生活废水“变废为宝”,成功破解农村污水处理难题,真正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
前不久,为了让生态塘更好地维护使用,为村民带来长久的绿色循环,中庸镇政府通过创新生态文明积分制度,让宅山村民自行定制细则,村民将轮流维护生态塘等内容融入其中。8月15日,宅山村迎来创新以来的首次集中积分兑换活动,活动大受村民欢迎。
既有“硬建设”,又有“软策略”,宅山村生态塘持续运作,为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净化水源。
污水变清流 循环再利用
“我们村每天排出的生活污水全部循环利用,不仅环境变好了,也减轻了我们务农的工作量。”近日,记者来到中庸镇中庸村委宅山村,村民谢良超细数着村里污水处理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利好。
在村民引导下,记者进入宅山村,在一大片稻田旁,有一片布满水葫芦的池塘,这便是宅山村的生态塘。而生态塘附近还有两个处理池,分别是黑水终端处理池和灰水终端处理池。
据介绍,黑水指厕所冲洗粪便的高浓度生活污水;灰水指除冲厕用水以外的厨房用水、洗衣和洗浴用水等低浓度生活污水;白水指雨水、自来水等。村民每天产出的生活污水,在村民家通过专门的管道分别流入黑、灰水终端处理池,经过分流处理后,流入五级净化的生态塘,净化出的水源最终流入农田中。
中庸镇政府副镇长杨晴介绍,生态塘原本是片臭水塘,建设成为生态塘,通过在塘内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形成生态净化系统,村里的污水排进生态塘,经生态净化后能用来灌溉农田,实现了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经生态环境部门及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取样检测,通过生态塘净化过的污水达到城镇污水(GB18918-2002)一级B标排放标准。生态塘内的水生植物也可替换,此前种植的是荷花,目前种的是更易打理的水葫芦。
记者了解到,生态塘净化后的水可以覆盖周围100多亩的田地,甚至可以利用抽水机将生态塘里的水抽到其覆盖不到的地方用于灌溉。
村民唐明燕说,生态塘建成前,村民种菜种田需要挑水到田地里进行打理。而如今,生态塘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灌溉到田里,这样循环利用不仅省水,也让他们省了力,让务农变得更轻松,他们也能省出时间做别的事。
此外,污水通过净化后,其中的粪渣会进入集中有机处理池,处理好的有机肥可以用于农田、果园,真正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
杨晴表示,宅山村“生态塘五级净化”模式为桂林市首创,绿色环保,维护简单,节约水电,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投入维护成本低 变化却挺大
据了解,该村“生态塘五级净化”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直接受益群众50户200余人,总投资约60万元,相比目前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系统造价要低。
据中庸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生态塘五级净化”模式比较讲究村落地形,从村落到生态塘要有高低落差,利用这一天然地势所建成的项目结构简单,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维护管理简单、无需污泥处理、节约水电、绿化环境等优势,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的基础上,杜绝土壤渗透等二次污染,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在治理效果、运行成本收益、技术安全性及生态景观构建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而在后期的维护使用中,“生态塘五级净化”模式仅需每隔三四个月投放活性炭即可,生态塘的绿植种养简单方便,兼具净化和观赏作用,绿植成活之后村民可自行维护管理,每次更换活性炭费用仅需100多元,一年下来仅花费500元左右。
低成本科学治污,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生态塘的建设让宅山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采访中,村民唐明燕热情地邀请记者来到屋内介绍说,现在村里已经没有旱厕了,都是干净无异味的厕所,房前屋后的沟渠也干净了,连蚊子、苍蝇和老鼠都少了很多,大家生活得更舒适了。
中庸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说,在生态塘建设前期,宅山村召开了多次会议,在有村民提出准备建新房或建卫生厕所时,积极协调设计预留了接入口,从源头分离村民生活中产出的黑水、灰水和白水,不仅不影响村民的房屋结构,还让整个村落的居住环境大大提升。
农村污水治理好机制
积分自治效果好
中庸镇副镇长杨晴说,2020年5月该项目完工至今,不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还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2020年,国家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组织专家来到宅山村现场观摩后表示,该模式可以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设备运行以来,该项目成为自治区农村社会事业业务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现场教学点,吸引了南宁、柳州、崇左、鹿寨等地的有关人员前来观摩学习。
宅山村的“硬措施”让村民感受到了实际的好处,而在“软策略”上,中庸镇政府积极实施生态文明积分制,激发村治理内生动力。
今年6月以来,中庸镇政府创新生态文明积分制,通过开展多次会议,让村民自行定制积分制细则,将轮流维护生态塘、维护房前屋后的环境、沟渠洁净等方面加入其中,并引导村民以户为单位自评和互评积分,积分公示后可按标准兑换商品。
8月15日,宅山村迎来创新生态文明积分制以来的首次集中积分兑换,现场村民们喜笑颜开,大家高兴地用自己累积来的积分兑换物品。村民唐明燕说,有了生态文明积分制,大家更加自觉维护村里的环境,大家对保护环境更上心。
中庸镇相关工作人员说,从之前的村委带头,到现在村民全民参与,宅山村村民结合村里的实际,优化了生态文明积分制。到积分兑换商品时间,村民自愿捐钱购买商品用于积分兑换,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通过自我激励使村里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良性循环,也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村民的参与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杨晴表示,未来,中庸镇将不断深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工作,为大美生态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因地制宜为村民打造舒适宜居美丽的现代新农村。
记者周子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