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村有喜事(一)

03版:村有喜事(一)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05日

舌尖上寻味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05日     
  ■李仙云

  寻着二十四节气一路前行,迈进小寒的门扉,也正如俗语所言,“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可春从寒中生,节令至此,也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和年的味道,那些久远的记忆随着商贩的一声“卖冰糖葫芦”,就将我拽回当年人声鼎沸的闹市。那酸甜酥脆的冰糖葫芦,满街飘香的烤红薯,还有那绵甜软糯的糖炒栗子,这小寒的“零食三宝”里,藏着满满的“回忆杀”。
  在这冷得搓手哈气的小寒天,童心泛滥的我,兴致浓浓购得各色水果,撸起袖子就起锅熬糖,如精心烹制大餐般,在一根根竹签上串满了红橙黄绿的圣女果、小橘子、猕猴桃、紫葡萄,当然唱花旦台柱子的还是鲜红诱人的山楂果。将一串串如玛瑙似宝玉的鲜亮果子,在熬得起泡的糖汁中裹一层琥珀色外衣,那咬一口嘎嘣脆的酸甜爽劲,能把人瞬间送回童年。
  我从小就是“见风就长”型的,也是个贪嘴的小吃货,便也时常积食,每每感到不适母亲就会给我几个钢镚。于是瞬间满血复活,紧攥着那几个铜镚,脚底抹油般飞奔到街巷,望见那插在金黄麦秸靶上,像一串小灯笼的红果,眸子都亮了。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食此果,“消积,治反胃”,这能让人流连又呵护人脾胃的冰糖葫芦,它晶莹剔透地照亮了小寒天的流年往事。
  我的家乡宜栽种红薯,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犹记当年与夫相亲时,他开口便道,“你家乡的红薯,味道绝了,可谓薯中极品”。儿时的小寒天,外面北风吹着哨子怒吼,在雪花悄然飘落的寒夜,拿一本小人书坐在爷爷的红泥火炉旁,炉膛里烤几只小香薯,望着水壶里冒出的滋滋热气,听爷爷讲村中琐事或充满了大道古理的乡野趣闻,一会儿屋内便薯香弥漫,在我馋猴般按捺不住的急切渴盼中,爷爷如云吐雾“咕嘟咕嘟”抽完几锅水烟,掀开炉门用火钳夹出那香喷喷馋煞人的“小尤物”。那冒着腾腾热气咬一口干面香甜,能让舌尖生花的美味,常吃得我咂巴着嘴能从齿间暖到脚底。
  这沉淀在岁月深处,香甜了一代人记忆的小寒“零食三宝”,那在极寒天让味蕾妙然生花的暖人之味,它像一个时光收录机,里面承载了满满的故事与暖暖的亲情,足以捂暖岁月长河里,那些雪虐风饕的小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