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9月24日

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半年

医院里的陪护有了这些变化

桂林晚报      2024年09月24日     

  李玉(右)在协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医疗护理员为卧床患者拍背。
  今年3月,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卫健委等部门启动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这意味着,市民俗称的“护工”将转向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自治区还并选出15家医疗机构作为试点机构,其中包括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
  试点半年以来,这两家医院里的医疗护理服务发生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

变化一:试点机构要求
医疗陪护员“持证上岗”

  上周五,记者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几名穿着统一服装的医疗护理员穿梭于不同病房,照护患者。
  科室护士长洪菁介绍,老百姓通常称呼医疗护理员为“陪护”,目前医疗护理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人陪护,以前医院的个人陪护比较多,一般自行询问患者是否需要陪护服务,从而提供陪护服务。另一类是有第三方陪护机构管理的医疗护理员,今年3月进行试点后,医疗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更加规范,医院里的这类医疗护理员逐渐增多。
  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周燕介绍,被选为试点后,该院与第三方陪护机构合作,由机构向医院提供有机构管理的医疗护理员。
  记者了解到,目前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合作的第三方陪护机构均为广西东原盛康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该公司副总经理苏杏介绍,广西开展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后,全区共选定了包括该公司在内的4家第三方陪护机构作为试点机构。“我们公司的医疗护理员都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与理论知识、实操技术的考核,在取得市人社局颁发的病患陪护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后才能上岗。目前公司在岗的医疗护理员有321人。”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颁布了《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医疗护理员也有等级考试。今年8月,广西发放了首批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桂林也通过举办医疗护理员技能比赛为合格的40名选手颁发了全市首批证书。
  该工作人员表示,过去,部分医疗护理员没有经过规范学习,也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这就导致陪护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或纠纷。“现在医疗护理员已经被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一行业将走向规范化。”
  记者了解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桂林人社部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培训模式,鼓励从业人员考取相关从业证书。目前,桂林市卫生学校、桂林医学院、桂林煦朗职业培训学校已入选自治区试点工作首批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机构名单,这3家机构可为医疗护理员提供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协助进食、床上更换床单等基础的岗前培训。截至9月19日,全市获得病患陪护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已有781人。

变化二:医院各科室对
医疗护理员进行专科培训

  桂林市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试点方案〉的通知》,试点工作启动后,市卫健委鼓励医疗护理员正式上岗前除了要参加岗前培训,进入医院后还要根据所在科室的实际需求参加相应的专科培训,了解科室的基础护理流程等。
  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李玉告诉记者,由于科室里不少患者行动不便,医疗护理员需要对患者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进行照护,包括刷牙、洗脸、喂饭、喂药以及陪同、协助进行康复治疗等。“所以上岗前科室也组织我们进行了相关专科培训,包括轮椅转运、如何协助患者上下训练器械等。”
  周燕介绍,照护病患有难度,因此各科室都会在医疗护理员上岗前给他们进行培训。试点工作启动后,医院制定了医疗护理员岗前培训计划,医疗护理员上岗前,临床科室与第三方陪护机构共同进行相关专科的岗前培训,如神经内科照护、骨科照护、康复照护等专业性较强的培训,通过专科考核后方能上岗。“这样能使医疗护理员在照护患者前具备基础的专科照护知识,保证服务质量。”
  她表示,进行专科培训很有必要,哪怕是一些细小的操作都有专业的方法。“比如病人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坠积性肺炎,而翻身、拍背是预防肺炎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拍背的手法、力度、手型都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如何给卧床患者垫便盆也有讲究。”
  此外,市人民医院还制定了常规的培训计划,各科基本每月都会定期对医疗护理员进行技能培训,或是在手术要求有变化时及时进行培训,不断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洪菁也表示,由于胃肠外科不少住院患者术后都要插管、卧床等,因此医疗护理员进入科室后都要学习如何进行造口护理、被动踝泵运动等。“查房时我们也会要求医疗护理员一同参与,有时也会对他们进行床边培训。”

变化三:医院逐渐规范
医疗护理员管理

  试点工作开展后,医疗护理员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的照护服务,同时也更加便于医院管理。
  “住院患者请陪护的需求很大,目前市场上的个人陪护不属于医院人员,也不是相关机构的员工,他们在医院照护患者时基本不会到医院登记,医护人员很难辨别哪些是陪护人员、哪些是家属,难以管理,陪护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解决。”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质控员蒋玲说,该院被选为试点后,随着试点第三方陪护机构的医疗护理员进驻医院,这方面的管理在逐渐规范。
  蒋玲表示,如今,科室要求医疗护理员组长给出照护患者名单。“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如果有患者反馈了陪护问题,我们查实后可以要求第三方陪护机构以及相应的医疗护理员整改。”
  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潘慧蓉告诉记者,接受过培训的医疗护理员,照护质量会有明显的提升。“专业的照护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此外,接受过培训的医疗护理员能有效完成对患者的生活照护,这样一来,生活护理工作可以放心地交给医疗护理员去做,而护士可以去处理更专业的事。”
  周燕也表示,目前医院建立了《医疗护理员职业守则》、《医疗护理员行为规范》、《医疗护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医院与陪护机构共同对医疗护理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救护能力与病情识别能力等工作质量联合督查。“规范管理后,有助于患者满意度提升,也能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桂林人社部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培训模式,鼓励从业人员考证,推动医疗护理人员从业者实现“人人持证上岗”目标。今年全市已开展病患陪护培训638人次,并组织专家编写医疗护理员培训教材,加强劳务品牌培训教材开发。“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探索医疗护理员统一登记、统一培训、统一评价、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等‘六统一’,让整个行业逐步规范起来。”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