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也有讲究,这些你都知道吗?
刘芳(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09日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对于服药时间是特别讲究的,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由此可见服药方法尤为重要。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口服,是中医临床主要的给药方法。口服给药的效果不单受到剂型等因素影响,还受服药时间、次数、冷热及饮食等的影响。
1.服药时间:适时服药也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据肠胃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1)空腹服:清晨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了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
(2)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都宜饭前服。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一般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疾病,宜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
(4)睡前服: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5)定时服: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
(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很多患者脾胃偏差,大部分的药都不适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最好。
2.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顿挫病势;病情缓轻者,亦可间日服或煎汤代茶,以图缓治。如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以免因量大再致吐。
3.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中医学认为脾胃之气虚弱时进凉汤伤阳气,对病情不利,温服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以辛温发表药治风寒表实证,不仅宜热服,服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热病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饮冷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饮冷者仍以温服为宜。此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而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者外,一般宜用温开水送服。
4.服药食忌:服药食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本草、方书中,记载服药食忌的药物和所禁忌的食物品类较多。其中,既包含前人的经验见解,也包含一些偶然现象。古今中医皆重视药、食之间的服用避忌,其目的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和疗效降低,导致病情恶化,影响病人康复。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因为生冷、辛辣类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同时,服用中药时不要饮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可能会与某些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