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读桂·热点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视觉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文娱关注

12版:读桂·史事

13版:读桂·史事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29日

用日军即将淘汰的战斗机 击退了来犯的日本空军

蒋盛祜:
他在这场被称为奇迹的空战中牺牲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29日     

  烈士墓。(照片由兴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蒋盛祜戎装照。(资料图)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在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委邹家村旁的蒋盛祜烈士墓前满是鲜花,这是前来悼念的人们送来的,有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有学校的师生、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蒋盛祜的儿子、89岁的蒋成义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今年我没能回老家扫墓,村里的亲人告诉我,父亲的墓前来了很多人缅怀他,我心里很感动、感恩、自豪。”
  1913年出生的蒋盛祜,是兴安高尚人,毕业于广西航空学校第二期培训班,他在广西上空第一次中日空战中牺牲。而这场中日空战,是受过日本飞行教官训练的中国飞行员,用日军即将淘汰的战斗机,击退了来犯的日本空军,并击落日机1架,创造了中日空战的一个奇迹。

他在广西上空第一次中日空战中牺牲
  广西航空学校成立之初,其教官主要来自邻省的广东航空学校。但在英式为主的飞行教育训练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飞行事故频繁发生,不断有飞机损毁和学员死亡。而此时,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也不断借各种机会向我国内地渗透。日本军方前后多次派人到广西,游说李宗仁、白崇禧两人采购日本制造的飞机,并许诺由日方派人至广西航空学校,帮助培训飞行员。
  在日方的鼓动之下,李宗仁、白崇禧两人最终辞退了在广西航空学校任职的外籍教官,改聘日方的10余人负责航校的飞行教学和培训工作。日方教官到校后,无论是已经在桂系航空队任职的飞行员,还是在校的学员,全部重新接受日本空军关于空战战术、侦察战术、轰炸战术、对地支援以及陆空联合作战等训练。这样一来,倒让中方飞行员对日本空军所用战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日后展开的对日空战中,具有“知己知彼”的优势,这是日军始料不及的事。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辞退了在广西航空学校任教官的日籍飞行员,并将其遣返日本。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空军接受改编,归并中央空军后,立即开始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由于广西空军原来使用的飞机较为落后,故在1937年8月,航委会下令,第3大队的第7、第8两个中队不带一架飞机,先赴陕西西安机场待命,后赴湖北樊城机场,接受苏联援华飞行教官的训练。训练结束后,两个中队即赴甘肃兰州接收苏制E-15战斗机,再返回樊城担任空防任务。次年3月初,又奉命移防湖北孝感机场,正式开始执行对日空中作战任务。
  留守广西的第32中队和第34中队,则分别进驻南宁和武鸣待命。蒋盛祜就在当时的第32中队。
  第32中队原为广西空军的侦察机队,奉命进驻南宁后,其使用的飞机有英制AW-16战斗机1架、日制甲4式战斗机10余架和日制91式战斗机9架。这些落后的战斗机仅仅是为了训练队伍,适应作战任务的转变,该中队的任务是进一步等待接收新机,列入战斗序列。没有想到,在这个训练过渡阶段,我方却遭遇日机来袭,并发生了数次空战。
  1938年1月8日上午8点刚过,第32中队正在机场作例行的飞行训练,忽然接到防空指挥部的电话:“敌机14架,分两批,由钦州湾起飞,向西北方向航行,有侵袭南宁企图……”副队长韦一青立即命令停止飞行训练,将不能用于作战的飞机和非战斗人员疏散。大约9点半,韦一青驾驶501号日制91式战斗机率先从机场起飞,紧随其后起飞的是马毓鑫(503号战斗机)、杨永章(502号战斗机)、分队长韦鼎烈(505号战斗机)和队员蒋盛祜(507号战斗机)。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面对强敌,面对昔日“教官”,毫无畏惧,毅然升空迎战。
  我方5架战斗机在升高至1000米上空时,转弯朝南宁东南方向继续爬高。上升至2100米高空后,即沿着南宁外围,从东南到西南作半圆形的巡逻警戒。9点50分,我机巡逻到邕江下游,看见青山塔附近出现一群闪烁的光点,待加速接近时,发现是7架日机正迎向我机群左前方飞来。
  敌机群此行的目标是摧毁南宁机场,他们根本没有将曾经作为“学生”的广西空军放在眼里。当我方机群向他们接近时,他们竟然没有察觉。正当敌机群在南宁机场上空,以800米高度向我机场投弹时,我机群从西面以1000米的高度俯冲下来,在距离敌机群400米的地方,突然发动了第一轮攻击。
  韦一青和杨永章两机配合,率先击伤日机1架。这架日机正是领队机,该机在其他日机的掩护下,迅速朝青山塔方向低空逃去。此时,失去指挥的日机队形立即散乱。韦鼎烈抓住一次极好的机会,向1架日机发动猛烈攻击,当场击毙日机飞行员,飞机向邕江下游方向坠落。
  正当我机频频得手之时,高空中又出现日机7架(日方资料记载为4架)。正在穷追日机的蒋盛祜,顿时陷入重围。韦鼎烈发现险情后,全速冲入试图营救,但为时已晚。蒋盛祜驾驶的507号战斗机被击中油箱并起火,蒋盛祜跳伞,被日机射击打成重伤,最后降落于邕江亭子圩附近江边,不幸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在长春文史资料中,陆光球以亲身经历所写的《共赴国难——广西空军抗日空战追记》记载:远在襄阳的七八中队飞行员闻讯,得知敌人竟敢偷摸到我们老家来了,并且打死我们一位战友,人人怒火高万丈,决心以双倍的打击还击敌人的疯狂挑衅。
  南宁空战后,第32中队奉命北上衡阳,换装新机,继续参加对日作战。
  下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