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谷雨茶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17日
■王婉若
我的故乡云南盛产好茶,记忆中,每逢谷雨时节就是母亲采茶、做茶的日子。每当母亲气喘吁吁地挑着两大箩筐嫩茶回到家时,我总是一脸疑惑地追着母亲问:“妈,为什么您每年都要在这一天去摘茶啊?其他时间去不行吗?”
母亲告诉我,只有在谷雨当天做出来的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必须是上午采茶。看着母亲脸上洋溢的喜悦,我也只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渐渐多起来。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谷雨茶茶香浓郁深厚,久泡余味悠长,比清明节前采制的茶耐泡鲜活。所以,母亲每年都在谷雨这天去采茶是有依据的。
如今,闲暇时饮一杯谷雨茶,我就会想起儿时跟着母亲去茶林采摘的情景,还有母亲连夜烘焙新茶的画面。记得有一年春天,恰逢谷雨,天刚蒙蒙亮,母亲便让我背起茶篮,她则自己挑起大箩筐,领着我朝家后面山坡上的茶林走去。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往绿色的山坡上延伸,漫山遍野一片葱绿,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我家的茶林,我们开始忙活起来。母亲采茶的速度很快,只见她弯着腰,把小茶芽一撩,两手上下一折,一片完好的茶叶就落在手心里了,再去采第二片、第三片……采到手握不住的时候,一把鲜亮的嫩茶便装进了大箩筐中。
看着母亲娴熟的采茶动作,我暗自决心要与她一决高下。我身背茶篮,一手紧紧握住茶枝,另一手则大把地攥着茶叶,用力地扯下来,不一会工夫,小茶篮就装得满满当当的。我正打算向母亲炫耀一番的时候,她朝我走过来,看见我采的茶叶,笑着说:“儿啊,你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呀!”“采茶是一门技术活,最重要的,是要挑选那些叶子嫩、芽突长、品质好的芽尖来摘;然后,还要保证芽叶的完整性,树梢长度适宜,不能摘一片剩一片,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不会苦涩。”母亲一边熟练地采着茶叶,一边把采茶的方法传授给我。
采茶只是做茶的前提,最关键的还是炒茶的工艺。母亲做茶,工艺极为复杂,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茶叶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二青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黏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三四成干,即可出锅进行烘焙。烘焙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谷雨茶便做好了。这样的谷雨茶,开水一泡,啜一口,馥郁可口,清香怡人。
参加工作以后,远离故土的我,每当到了暮春时节,总会收到母亲托人捎来的一包谷雨茶。当绿莹莹的茶叶升腾起袅袅的茶香扑鼻而来时,我总能感受到母爱的味道,那种味道温馨暖人,历久弥香,令人幸福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