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医院牵头,构建胸痛急救快速通道
桂林胸痛中心联盟获评全国优秀
桂林晚报
2023年05月26日

伍于斌主任(中)到基层医院指导胸痛中心建设。
近日,由桂林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的桂林胸痛中心联盟,被国家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授予“2022年度优秀市级胸痛中心联盟”称号,这标志着我市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容忽视的急性胸痛
目前,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胸痛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向社会各界灌输院前传输理念,实现绿色通道诊疗,以降低死亡率并提高心梗救治率,改善长期救治效果。
提升胸痛救治能力
作为桂林胸痛中心建设的先行者,2016年12月,市人民医院成为桂林率先通过认证的标准版胸痛中心,为全市急性胸痛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的诊疗路径,2017年,获评全国胸痛中心年度质控铜奖,2021年顺利通过了再认证,胸痛救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6年多来,总共救治胸痛患者近八千例,其中,急诊手术占比超过30%,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深夜,只要患者有需要,团队随时都可以激活,兑现了全天候24小时急诊介入手术的承诺。”桂林胸痛中心联盟主委、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伍于斌介绍,中心拥有2台大C臂系统专供心脏介入,全院有4台,可同时开展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开通平均时间(D2B时间)在60分钟以内,遥遥领先于胸痛中心建设要求的90分钟。
组建胸痛中心联盟
正是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2017年,市人民医院牵头建立桂林市胸痛急救区域协同网络体系,实现了桂林市11县六城区的全覆盖,这也是胸痛中心联盟的雏形。
2021年,桂林市人民医院再次牵头联合当时通过认证的5家标准版胸痛中心,2家基层版胸痛中心组建桂林胸痛中心联盟,吸纳了全市胸痛中心的骨干力量,打造全市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网络,构建上下联动、双向转诊、防治结合的心血管疾病有序诊疗模式,让急性胸痛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规范、连续的诊疗服务。
救治网络向基层延伸
根据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的就医习惯,一般居民在突感不适后会选择就近就医,而社区乡镇卫生院就是接力抢救胸痛患者的第一棒。
正因如此,胸痛中心联盟也把提升基层医院胸痛救治能力作为主要的方向。联盟成立以来,通过学术交流、派驻专家、技术指导、人员进修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公布的2022年第四批次胸痛救治单元通过验收单位的名单中,桂林市7家乡镇卫生院上榜成为胸痛救治单元。至此,在桂林市胸痛中心联盟的帮扶下,全市已有标准版胸痛中心5家;基层版胸痛中心3家;胸痛救治单元7家。
“通过联盟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市、县、乡镇三级胸痛救治体系,随着越来越多医疗单位的加入,将构建起更为有效的胸痛救治保障体系,朝着‘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目标稳步迈进。”伍于斌介绍。通讯员廖国梁 黄薇 吴曼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