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岩景区实现毫米级精细数字化“复刻”
标志着广西在自然资源三维立体调查监测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16日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记者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成功完成银子岩景区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即“高精度数字孪生体”)建设,实现了对大型复杂溶洞内外环境的毫米级精细数字化“复刻”。这标志着广西在自然资源三维立体调查监测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科学保护、精细管理与创新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银子岩景区位于荔浦市马岭镇,是桂林旅股下属景区,也是我市核心景区之一。该景区的溶洞贯穿12座山峰,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洞外群山环抱,被誉为“世界溶洞奇观,诗境家园典范”。近年来,景区围绕推动文旅融合目标,深入挖掘和整合财富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财富文化主题景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使用、管理和监测银子岩溶洞,从2024年11月起,我们积极协助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项目团队开展了银子岩景区高精度数字孪生体建设工作。”银子岩景区负责人说,由于景区地处典型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内部结构复杂、钟乳石密布脆弱,外部地形崎岖、天气多变,传统测绘手段面临挑战。为此,景区与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空天地洞”一体化测绘技术体系予以解决。
据介绍,为更好地保障数字孪生体的精度,项目团队综合运用倾斜摄影测量、贴近摄影测量获取分辨率优于5厘米的宏观地形数据。溶洞内采用厘米级激光扫描仪进行全洞贯通式数据采集。对“芋头王”“钱币”等重点文物结合0.02毫米高精度激光扫描仪与高分辨率网格化摄影,精准捕捉细微纹理,构建彩色点云与mesh模型。最终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构建了完整高精度的“地上下”实景三维模型及洞内外数字孪生场景。
同时,银子岩景区与项目团队、岩溶地质专家密切配合,科学规划技术路线,努力解决技术适配难题。如针对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及洞内湿热环境,项目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五镜头倾斜相机,一次飞行获取多角度影像,大幅提升了外业效率。另外,在模型质量方面,创新应用多源数据融合与AI算法自动识别石笋、钟乳石等地质体,通过特征匹配和曲面重构精确控制模型误差。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质量管理体系,从几何精度、纹理真实性和拓扑关系等多维度确保成果无误。
该负责人表示,基于实景三维技术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将银子岩静态喀斯特奇观转化为动态可挖掘的“数据宝藏”,应用前景广阔。如为钟乳石和岩壁建立了永久性数字档案,可支撑长期监测与保护效果评估;为景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提供精准空间信息底板,助力智慧化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