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镇半年实现矛盾化解率超95%
桂林日报
2025年04月25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邓寿文)2024年11月,兴安县兴安镇明确提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抓手,创新推行“排查调解+干部下访”双轮驱动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实效化迈进。记者从兴安镇人民政府了解到,半年来,该镇通过织密排查网络、下沉干部力量,实现矛盾化解率超95%,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我们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三色预警’动态管理,按紧急程度将矛盾分为红(24小时内响应)、黄(3日内办结)、蓝(7日内化解)三类,建立‘日研判、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兴安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线上数据监测+线下实地走访”,今年一季度累计排查出矛盾纠纷53起,化解率达91%。
在此基础上,兴安镇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构建“网格化+信息化”排查体系。该镇将22个村(社区)划分为80个基层治理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定期开展婚姻家庭、土地权属、邻里纠纷等重点领域排查。
同时,兴安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推行“干部下访常态化”机制。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一、周二轮流到镇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室,现场受理群众诉求。“对政策明确、条件成熟的诉求,当场协调落实。对需多部门联动的复杂问题,纳入‘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定期跟踪督办。”兴安镇党委委员黎雯说,该镇还实行“专班包案+多方联动”,由镇分管领导联合兴安县水利局、法院以及兴安镇司法所等单位共同处理,避免事态升级,多种途径解决群众用水问题。2024年12月以来,该镇累计接待90余人次,主动入户走访群众30余次,收集并解决低保取消、土地纠纷等急难问题33件,实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兴安镇注重整合资源,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治理格局。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统筹作用,建立起“镇党委—村党总支—党员中心户”三级责任链条,压实矛盾化解责任。同时,联动公安、司法、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校园安全整治、反诈宣传等专项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未来,全镇将继续深化‘枫桥经验’实践,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兴安镇党委书记伍平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