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综合新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教育

07版:理论·时评

08版:时事

返回 2025年01月03日

546天电诈“零发案” 解锁桥亭派出所的反诈“秘籍”

桂林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桥亭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现场。(平乐县公安局供图)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全玲慧 王文华

  “反诈宣传就是随时随地的,和乡亲们见面打个招呼会说上几句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见面多了,宣传到位,自然而然电信诈骗‘零发案’,群众安全感也就提升了。”2024年最后一天,平乐县公安局桥亭派出所所长蒋元剑仍在忙碌着,提起2024年反电诈工作,言语中他颇有成就感。
  平乐县桥亭乡,辖区面积108.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000余人,辖9个村(居)委87个自然村。作为守护一方安宁的桥亭派出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宣传先行、精准打击”的原则,用一套反诈“组合拳”实现辖区连续546天电诈“零发案”,是2024年全县唯一实现电信诈骗“零发案”的乡镇。

全警动员 下好反诈一盘棋
  “蒋所,你帮看一下这是诈骗短信吗?收到信息的群众好紧张。”前不久,所长蒋元剑收到辖区村干部发来的微信。他第一时间回复,对该村民具有极强的反诈和警惕意识表示了肯定,然后通过电话跟村干部了解情况,告知其诈骗套路,并持续跟进后续结果,确保村民没有上当受骗。
  一直以来,桥亭派出所一方面纵向加强与局指挥中心、反诈中心等部门的合作,另一方面横向加强与政府部门、村党组织等基层力量的联动响应,取得了“1+1>2”的宣传效果。
  为牢牢守住群众的“钱袋子”,该所积极统筹谋划、细化反诈工作任务清单,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同时充分发挥驻村辅警“人熟、地熟、情况灵、信息灵”优势,将反诈融入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用“铁脚板”走出反诈“硬功夫”,夯实了“派出所主防”根基。每季度联合政府综治部门入村开展警情通报会,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反诈宣传;并建立联合部门反诈工作微信群,确保有情况第一时间互联互通,推动反诈工作落实到位。

精准反诈
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

  “我们在村里日常巡逻的时候就会挨家挨户做好反诈宣传工作,哪里热闹我们就往哪里钻。夏天晚上,村民们在广场树下乘凉聊天,我们就办一场反诈‘讲堂’,村民们也乐意接受这样的宣传‘重头戏’。”提起日常反电诈工作,村辅警黄传新笑道。
  为了更好地开展反电诈工作,桥亭派出所采取反诈宣传“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多管齐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在反诈工作中,桥亭派出所找准群众关注热点,针对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特性进行分类作差异化宣传;利用乡村广播、小喇叭、宣传车等“土方法”,用接地气的语言在各村屯播放反诈音频,推送反诈宣传知识和警示案例;持续在朋友圈、微信群对公职人员和学生家长、村民居民等转发反诈知识、宣传视频;组织农村快递驿站负责人进行培训,对刷单、快递二维码扫码等诈骗套路进行联合宣传;因地制宜,利用桥亭圩日、庙会等地方特色节点,深入满满人间烟火气的农贸集市和节日现场集中进行反诈宣传……
  “上次派出所民警提醒我们说最近有骗子叫商家加微信,然后支付宝扫码转账,都是骗人的!还好民警提醒了,不然我不懂这些也会上当受骗。”商户陶先生至今还心有余悸。
  2024年以来,桥亭派出所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0余次,进机关单位宣讲8次,进校园宣讲6次,宣传覆盖面1万余人次,国家反诈APP实现辖区安装全覆盖。
  对资金预警,该所采取“快速劝导+全员见面”的核查劝阻措施,力求“磨破嘴皮子,也不转一分钱”,引导当事人不听信、不转账、不汇款,避免经济损失。仅2024年以来,该所共收到上级反诈预警18条,核查率100%,见面劝阻成功率100%,打击两卡人员8人,打击涉诈洗钱团伙1个,移送起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