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知多少?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09日
□黄凤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解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可以让大家对疾病提前了解、提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溃疡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中。该病的主要病变是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炎症与坏死性病变,深达黏膜肌层。病变主要与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有关。
二、哪些原因可以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呢?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包括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药物副作用等。此外,饮食不当也可能诱发消化性溃疡。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可能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据临床观察,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三、消化性溃疡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疼痛: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上腹痛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点。发作时间可达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两者疼痛部位和节律性有所不同。胃溃疡患者表现为饱痛,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疼痛,1—2小时后逐渐缓解;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表现为空腹痛、饥饿痛、夜间痛。胃溃疡疼痛位置多出现在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
2.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恶心多发生在餐后,呕吐物中可能含有食物残渣。部分患者在呕吐后疼痛可得到缓解。
3.便血:消化性溃疡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黑便或呕血。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休克症状。
4.其他胃肠道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还可能出现泛酸、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疼痛、恶心、呕吐等同时存在。
5.全身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疲劳、消瘦、贫血等。部分患者因长期疼痛影响睡眠,导致神经衰弱症状。
6.并发症: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溃疡穿孔、出血、梗阻,少数胃溃疡患者可出现癌变。这些并发症会引发相应的症状,如剧烈腹痛、腹壁紧张、血压下降等。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的药物: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胶体铋等,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抗生素: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2.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
3.生活调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调理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手段。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饮食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同时,应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咖啡、浓茶等。
4.预防复发
消化性溃疡容易复发,因此预防复发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治疗,定期进行复查,以及注意生活调理,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同时,如果发现有引起溃疡复发的因素,应及时去除。
五、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关键措施
1.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辣椒、酒精、咖啡、浓茶等。增加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减轻胃酸对黏膜的刺激。
2.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溃疡发生的风险。
3.控制情绪:情绪波动过大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诱发溃疡。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4.用药安全:避免长期滥用非处方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如需服用这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遵循剂量和疗程要求。
5.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降低胃黏膜抵抗力,诱发溃疡。戒烟限酒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胃肠道疾病,降低溃疡的发生风险。
总之,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需要我们从生活习惯、饮食、情绪、用药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远离消化性溃疡的困扰。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大家走上健康的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