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师兄”住“别墅”睡“卧铺”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谢新海(左)在猪舍观察情况。
□讲述人:谢新海 整理/图片:记者刘健 通讯员周俊远
在大家印象中,说到生猪的养殖环境,那是既狭窄又潮湿,好一点的养殖场内,有工人定期清洗猪舍。要是你到荔浦市杜莫镇金鸡村荔浦桂祥农业发展公司来看看,你的印象一定会改观。我们这里一栋栋两层半的楼房粉刷一新,乍一看还以为是人居住的别墅。走进猪舍,栏舍压风机、水帘、通风降温设备及自动饮水设备、保育产房一应俱全,让猪“想吃就吃”。猪舍内,躺在卧铺上的肥猪,身体干净且白中透粉,猪排出的粪便、尿液顺着镂空的水泥网眼从高床网孔落到一楼,顺着污水管道直接排入无害化处理池,从池内抽出污水,经过液压的污水即刻成了干化的粉末,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的饲养区域干燥干净,无异味,实现了环保赚钱双丰收。
我叫谢新海,今年40岁,2006年毕业于畜牧兽医学校,毕业后我卖过饲料,开过店铺,辗转毕业十年了,然而总感觉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没能派上用场。为此,在2016年,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开店卖饲料积攒下来的积蓄用于养猪,走生态养殖路。
创业谈何容易,为了租到环境适宜的120亩地,我“以友会友”“以亲带亲”,租下杂草满山的山地,还得挖山运泥,搭建猪舍。
整个养殖场基础设施投资需1200多万元,而自己积攒的钱只是杯水车薪。为了筹到资金,当地的信用社、农行、农业部门等都留下了我匆忙的身影,同时通过村屯入股方式获得80万元资金投入。经过半年的奔波,荔浦桂祥农业发展公司注册成立了。
我们公司所在地三面环山,远离村庄,以生猪养殖为主,建有免冲洗高架网床结构猪舍18栋,其中母猪舍3栋、产房5栋、保育舍6栋、育肥舍4栋。栏舍采用高床式漏缝设计,按存栏比例配备妊娠定位栏、分娩栏、保育栏。每栋栏舍装配负压风机、水帘等通风降温设备及自动饮水设备,采用全自动输料系统管理,看到付出的心血换成了荔浦市规模较大的生态型生猪养殖企业,我内心无比振奋。
相较于传统养殖,我的专业优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传统养殖中,猪进食、拉屎、拉尿、活动都在猪圈内,环境差,猪易生病。实施了高架网床养猪后,无需用水冲洗,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人力,疾病也少了。而在喂食方面,猪料用斗笠状、插着长管的容器盛装,饲料通过长管自动输送;同时,安装的饮水系统,只要轻轻一拧,整个猪舍的“二师兄”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让猪“想吃就吃”。
住得好了,吃得自在了,环境也要跟上。传统的养猪模式,猪舍每天都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虽然每天打扫,但是猪舍内依旧臭气难闻。为此,我采用了“平地干清粪”模式,从源头控制污水,最大化减少用水,让猪粪、猪尿通过污水管直接进入无害化处理池。采用了高架网床养殖生猪后,基本免除了冲洗工作,与传统养殖相比,节省了成本。
随着环保生态养殖步入正轨,如今年出栏生猪10000头,年产值不下2000万元。高架网床养殖,不仅让猪住得舒心,吃得自在,还能赚到可观的效益。下一步,我准备建立“养猪—粪污—微生物菌—有机肥—农作物”生态循环发展,让产出的粪污成为有机肥料利于果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