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教育

08版:史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5月23日

你家的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吗?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一些小区设置了统一的充电区更安全也更方便。

  在一些城中村,飞线充电的现象比较常见。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再次提醒居民,禁止在楼道、车房过道、地下室等室内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平衡电动车。”“即日起,街道消防、社区、物业等将协同对小区电动自行车问题进行清理。”……
  自今年2月南京雨花台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后,电动自行车的规范使用受到市民普遍关注。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有关部门、单位迅速行动,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多次向公众发布警示提醒,部分街道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检查,避免因充电不当引发火灾事故。
  我市各小区电动自行车进楼道、私拉乱接电线充电的情况是否仍然存在?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区、城中村等。

  记者走访: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情况有所改观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区的部分小区和城中村,发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情况较以前有所改观,大多在统一的充电处或是单位统一的停车棚充电,偶有飞线充电现象,大多是家住较低楼层的市民或者临街门面前的居民,私自从家里拉线外接插座,为其电动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充电。
  “今年以来,好几个部门来检查这个,我们也加强了管理并在地下停车场设置了统一的充电位置。”七星区万达广场附近一处新建小区物业负责人吴经理介绍。记者发现在该路段附近的几个小区均采取人车分流,在地下停车区域均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区。
  而一些城中村缺乏统一的充电区域,飞线充电的情况较为常见,从天而降的电线有的悬在空中,有的电线足够长被安置在单元楼外的小木柜内。单元楼外的公共区域摆放的机动车、杂物也有不少,部分居民确实担心安全隐患,但作为“街里街坊”,这些问题也少有提及。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私拉电线也属无奈:“我这辆车的电瓶压根儿卸不下来,如果不拉电线,又该去哪儿充电呢?”
  连日来,记者在七星区的穿山街道、东江街道、漓东街道,叠彩区的虞山社区、清秀社区、回龙社区等老旧小区及无物业小区都发现了不少电动车充电桩的身影。它们大多出现在居民区比较集中、电动车比较多、需求量比较大的地方,利用闲置地块、老旧停车棚打造,从源头上治理老旧小区飞线充电现象。
  “针对城中村出租屋较为集中、电动自行车停放量多、充电需求大的地点,活用周边闲置用地,由村委会出资改建成集中充电点。”日前,记者看到施家园村的集中充电点正在施工中,该充电点将原有的停车场改造后可以容纳55台电动自行车充电。

  专业解答:锂电池短路后易“热失控”
  记者从市消防救援部门获悉,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违规停放和充电引发了不少火灾。
  为何电动自行车充电如此危险?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主流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分为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种,又以铅酸电池更为常见,但这种电池相对于锂电池会更沉,很多无法从车上卸下来,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锂电池其实更符合电动自行车轻便的标准,它占地小、重量轻,能让车主带回家充电,但出事的也多为锂电池。”该负责人解释道,这是由于锂电池短路后容易“热失控”,陷入内部越来越热的循环,最终起火。而锂电池生产厂家多质量参差不齐,设计上多存在缺陷,也是锂电池经常出问题的原因之一。同时,他提道,如果混用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充电器,特别是若用铅酸电池充电器为锂电池充电,更容易造成“热失控”,引起爆炸。消防部门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如果单辆电动自行车在建筑门厅内起火,4分钟左右烟气即可充满整个建筑楼梯间,如果这些高温烟雾进入人体气管,会导致严重灼伤,致使被困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出现窒息、晕厥等情况。
  消防救援部门相关人员表示,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生于夜间特别是夜间集中充电时间,不易被及时发现,发现后难以扑救且易造成人员伤亡;电动自行车火灾易发生在小区车棚、建筑首层、走道内以及居民家中,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造成人员伤亡;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在违规充电过程中还容易引发电气事故造成火灾。

  多部门联手向飞线充电说“不”
  连日来,立足当前火灾防控形势和辖区实际,结合当前开展的高层住宅楼、老旧小区专项整治,市消防、公安、应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行动。
  检查组重点对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沿街商铺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全力排查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按照“边检查、边处罚、边劝改、边宣传”的原则,采取错时检查的方式,重点对居民楼公共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内电动自行车停放、飞线充电等情况进行排查,坚决杜绝出现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电动自行车进入楼内和违规停放等情况发生。
  截至目前,检查组共对全市200余家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500余个居民小区和自建房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610处,责令整改579处,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相关部门呼吁: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不要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处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充电线路和插座要确保无漏电、无松动。不得长时间充电,充电时要远离可燃物。如果发现室外电动自行车着火,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如果门不发烫,但开门瞬间发现室外浓烟密布,请不要试图逃离,应迅速返回房间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防止烟气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