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教育

08版:史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5月23日

桂林银行:要做中国乡村金融的倡导者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本报记者黄敏
  在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之前,监管部门只对国有大行提出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30%或40%等总体指标,并未细分具体领域。《办法》则细化到“三农”具体领域中且贷款结构考核占比高达40%,这也让“三农”市场正式成为众多金融机构重视且逐渐进入激烈竞争的“战场”。不仅国有大行加大进军“三农”领域步伐,股份行、城商行也在《办法》的制度约束下加大力度去争抢“三农”市场的一块“蛋糕”。
  在此不得不提到桂林银行前瞻性的决策和开拓市场的勇气。
  2019年,桂林银行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已在“三农”市场进行了布局,这种并非华丽的“转身”,对于此前甚少涉足“三农”领域的城商行来说,是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的。但桂林银行还是义无反顾地迈出了走向农村的步伐。他们迅速确立了以“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的价值纲领,建立由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挂帅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心、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服务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桂林银行全面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执行计划(2021—2023)》,全面进军乡村金融。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动声色地提升了自己在乡村金融领域的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稳扎稳打地向着在广西乡村金融“服务水准领先、市场份额领先、经营质效领先、资产质量领先、品牌形象领先”的目标一步步接近。
  因此,在《办法》实施后能够连续三年获得优秀评级且成为广西唯一一家“三连优”的商业银行,这对于桂林银行来说就并非偶然。换言之,这是对桂林银行在广西乡村金融中地位和作用的量化评价,更是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对桂林银行“中国乡村金融倡导者”行动的正面回应。
  在《办法》实施进入第三个年头,所有金融机构都已明确意识到《办法》带来的并非只有挑战和约束,更多的是机遇之时,桂林银行已经在品味“先手”的滋味。从国家层面看,脱贫攻坚完美收官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然带来农村基础设施大幅增长、农村经济大幅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金融层面看,这些变化提出了对金融机构“以更大力度去支持农村实体经济,以更优金融服务去满足农民不断升级的金融需求”的现实要求,这就是机遇。机遇面前,先行者立于潮头。
  “把握乡村振兴当中出现的机会,因地制宜,全方位构筑符合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伴随乡村振兴的发展,一定可以带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认知,是桂林银行四年多来竭诚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
  行“中国乡村金融倡导者”之事,对于桂林银行来说,绝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融汇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打造一种可持续的乡村金融生态模式,助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努力破解农村金融世纪难题、回答好农村金融时代之问的同时,也赢得自身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才是桂林银行的终极愿景。
  (相关报道详见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