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专版

04版:专版

05版:健康桂林

06版:社会生活

07版:县区新闻

08版:广告

返回 2023年12月28日

彭运金:

扎根基层服务农民
提高百香果挂果率

桂林日报      2023年12月28日     
  本报讯(通讯员杨金)在临桂区黄沙瑶族乡,有这么一个人,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三十余年,还研发出了高山百香果双线垂帘式种植架技术,并获得专利。他就是农业技术干部彭运金。
  黄沙瑶族乡因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种植出来的高山百香果颇受市场欢迎,种植百香果成了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黄沙山地较多,耕地极为匮乏,种植面积极其有限。彭运金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加百香果产量,决定帮助老百姓提高种植技术。
  有了想法就开始实践。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缺乏场地没有人手,技术也不成熟。经过多方联系,他终于争取到了一个二十平方米的试验基地,从此开启了实验之路。他起早贪黑照顾着百香果幼苗,只为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数据。他还去百色市农业基地学习,邀请农业专家来现场指导。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发明了高山百香果双线垂帘式种植架技术,提高了百香果挂果率。
  彭运金的这种种植方式,通风透气性好,光照足,结出的果子口感甜、形状大且均匀,还可以减少病虫侵害,更便于施肥、剪枝、摘果、喷药等,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亩产量得到极大提升。果农陈少文说:“用了彭运金的技术,亩产提高了30%以上,收入也提高了很多,我们都很感激他,感谢他为我们付出,感谢他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