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区:
打造社会治理“新高地”
桂林日报
2023年12月28日
(上接第一版)通过潜在受害人劝阻机制,拨打劝阻电话1.8万余人次,对预警到已转账的对象见面600余人,保护性封停账户近1000个,避免群众潜在损失近千万元。狠抓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安装专项行动的落实,累计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达10.79万人。截至目前,该分局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工作绩效在全市排名第一。
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强治理、除隐患,有新突破。桂林市公安局象山分局扎实开展警情日研判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全警挂钩包联社区、村委、企业活动,积极践行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机制做法。今年以来,该分局先后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1起,化解率100%;共计26次组织开展集中清查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进行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象山区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成效连续四年稳居全市前列。自开展专项斗争和常态化工作以来至2023年6月21日,象山区共收到市扫黑办交办的12337平台线索33件、中央督导组下发线索12件、自治区级线索5件、市级群众举报19件和自收线索75件,核查办结率均达100%。同时,“打防管建”同向发力,补齐短板弱项,堵塞监管漏洞,全面深化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攻坚行动,有效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用好“妙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最基本单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象山区象山街道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小街小巷较多,人流量大,一些小区没有业委会、业主不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减少服务……两年前,象山区一些无物业小区的业主与物业公司正处于“互相看不顺眼”的阶段,小区管理乱象丛生。如何理清、理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者的关系?
为破解上述难题,象山区象山街道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推进“六化”小区建设。该街道成立12个小区党支部,通过小区党支部带动小区党员居民积极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企业运作、社区组织协同”的“五方共建”联动模式,并以安新小区为试点,为老旧小区引入物业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象山街道逐步构建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网格员+社区民警”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多方协商共享机制,实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象山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是象山区在用好“妙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今年以来,象山区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积极探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显著。该区充分发挥网格、微网格基层治理先锋作用,利用“综治联络员+网格长+网格员+居民”自下而上的四级网格体系,广泛收集民意,及早发现矛盾、预警矛盾,严格落实“日收集、周通报、月督办”工作机制,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筑牢“第一道防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象山区共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99件,化解率100%,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平安和谐新局面。
持续发力 推动执法司法监督更有力
推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题中之意。
助力推进平安象山建设,象山区检察院严打突出刑事犯罪。截至目前,该院共受理提请审查逮捕案件555件727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482件665人,监督立案25件,监督撤案12人,纠正违法42件次,追捕7人、追诉30人,追赃挽损1473万余元。
同时,象山区检察院切实发挥检察职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截至目前,该院受理涉未成年人审查起诉案件22件36人,未成年人不起诉率14.3%,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件22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未成年人认罪认罚率100%;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9场,帮扶教育43次。2023年象山区检察院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关爱中心,致力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保护,实现专业救助。
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工作目标,象山区法院全体人员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今年1月至12月20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936件,审结16973件,同比分别上升7.46%、12.35%,员额法官人均结案435.7件,同比上升10.95%。同时,该院办理的案件质效指标居全市法院前列,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市、区级表彰奖励51人(项)次。
聚焦审判执行主业,奋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12月22日,象山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7404件,执结6059件。执行到位资金6.02亿元,案件执结率、终本案件合格率、涉执信访办结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开展“八桂执行风暴”系列执行行动,加大执行力度。今年5月,该院发布全市首份个人《信用修复证明》,不仅是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证明,更是对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实施正向激励的创新举措,彰显了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截至目前,象山区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这一个个“没有”的背后,正是象山区政法系统用“辛苦指数”换来的社会“平安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些也将持续筑牢象山区社会治理的坚实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