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时 事

05版:时事·体育

06版:国际新闻

07版:悦 读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4月17日

野菜青青,余味悠长

桂林日报      2023年04月17日     
  □张西云
  当那些梨树、杏树、桃树正在春风中酝酿花苞的时候,大地上开始长出野菜的幼芽。它们有的从枯叶和干草中露出褐红色的芽顶,有的从碎石和瓦砾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有的直接穿破坚硬的泥土冒出小小的芽尖儿。
  经过阳光照射,这些小小的芽儿不几日就长成各种野菜,有尖尖的苦麻菜,有锯齿一样的荠菜,有长形的面条菜,还有圆叶子的灰灰菜等。于是,在空旷的田野上,在狭长的河堤边,就有了挖菜人的身影。
  每当看到那些拿着铲子,提着篮子低头挖野菜的人,我就想起小时候的情景。
  那时在我的家乡,春天是个青黄不接的时节,麦苗正在生长还没有抽节吐穗,离收获的日子还有几个月,大部分农户家里存粮不足,需要借粮或者到集市上变卖物品籴粮才能熬过这段饥馑的日子。口粮不足,野菜就成了贴补伙食的最好食材。
  对于孩子们来说,挖野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他们无需大人指派,便拿着工具三五成群自发到田野里去挖野菜。
  有些野菜和麦苗长在一起,也许是借助了麦苗地下的肥力,它们往往棵大鲜嫩,但是铲子稍微用力就可能伤到麦苗的根系或者割断野菜。挖这样的野菜时,需要小心翼翼地一手分开麦苗,一手轻轻铲动或者试探着往外拔野菜,这样才不至于伤害到麦苗,又能挖出整棵野菜。有的野菜长在田埂上,经历过风雨和太阳照射,呈现出紫红的颜色。有的长在两陇麦苗中间的空隙中,色泽碧绿,姿态舒展,是最好挖又最好吃的野菜。
  春天的野菜种类繁多,滋味各异,有的味苦、有的甘甜、有的酸涩。滋味最好的当数荠菜了,人们称它为“野菜之王”。《诗经》里就有“甘之如荠”的说法。荠菜不但味道好,在诗人的眼里还有别样的用意,如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就是赞美平凡的事物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关于荠菜的吃法,有很多种。中原人喜食面食,最家常的吃法是把荠菜放到面条锅里一同煮着吃,最好吃的是用荠菜包饺子、包馄饨或者包包子吃,还有一种大家普遍喜欢的吃法是蒸菜。
  蒸菜,不只是荠菜了,有一种长相类似面条的野菜做蒸菜口味最好。
  蒸菜,是将面粉撒在滤干水分的野菜上,均匀搅拌后放在笼屉上中火蒸五分钟即可。面粉可以用小麦面,也可以用玉米面,最好是用玉米面蒸菜,不粘锅,不抱团,还有玉米特有的香味。当揭开锅盖时,一股野菜的清香和玉米面粉的甘甜味道立刻扑面而来,氤氲在厨房中,沁人心脾。趁着蒸笼里的热气,用筷子将蒸好的野菜再次搅拌均匀盛到大的容器中,浇上和着香油的蒜汁或者辣椒油,立刻有一种奇特、混合的香味飘散开来。盛上一盘蒸野菜,就上一碗稀粥,那种自然甘甜的香味,停留在唇齿之间,令人回味。
  如今的野菜,早已失去了果腹的功能,挖野菜也成了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野菜的香味,童年挖野菜的记忆却点点滴滴难以忘怀。无论你离家多远,离家多久,这种感觉都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心头上,久久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