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时 事

05版:时事·体育

06版:国际新闻

07版:悦 读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4月17日

监管部门突查计量器具 严厉打击“作弊秤”

桂林日报      2023年04月17日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秦文琴)商家要想树立信誉赢得良好的口碑,就要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如果在计量工具上作弊,不仅有违诚信经营的原则,还会因小失大。日前,象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桂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对辖区涉旅行业在用计量器具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计量器具作弊、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着力防范化解旅游旺季消费市场潜在风险隐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玩得开心。
  此次行动市场监管人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游客投诉集中的热点领域,以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区、农贸市场及周边为重点检查区域,以土特产经营户、餐饮单位、熟食经营户为重点检查行业。检查中,执法人员利用标准砝码对经营户在用的电子秤、电子天平等计量器具进行称重检测,现场用标准计量器对带重量标识的商品进行核秤,严格核准计量器具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等作弊现象。同时,对计量器具是否进行检定、是否张贴检定合格标签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经营者是否存在私自改装及故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检查。
  检查发现,一些商家所使用的电子秤显示重量与实际重量不符,涉嫌作弊,被执法人员查扣并立案调查。据悉,此次行动共查扣4台“问题秤”。
  “由于‘作弊秤’隐蔽性较强,我们只能采用便衣执法、突击验秤等办法进行检查,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象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说。据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作弊秤”大多通过非法改装,按面板按键即可改变称量示值,从而实现“短斤少两”。但有部分秤具备远程控制功能,隐蔽性较强,这给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
  为此,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物称重时,首先应查看电子秤上是否张贴了检定合格标签、是否有完整的铅封。如果没有铅封,秤则有被拆卸过的可能。消费者称重前可以要求经营者将电子秤断电或者重启,让电子秤复位之后再进行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