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5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勇争霸

13版:写传奇

14版:文娱关注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01日

夏天小心“血脂刺客”,这类美食要少吃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01日     
巢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夏天是个躁动的季节,今年三伏天后,更是又闷又热,啥都不想干,只想躺在沙发上,吹空调、吃雪糕。
  这个时候,血脂不太稳的朋友就要注意了,夏天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血脂管理更不能放松,来看看这些细节你有没有注意到。
  夏季更要注意血脂管理
  现代人的夏天早就不止一种温度了,空调是要吹的,但门也是要出的,一冷一热,像是冰火两重天。
  对高血脂人群来说,太冷或者太热都需要注意:
  太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多,更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急性心梗。
  太热: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有的人夏天在两种温度环境中来回交替,时冷时热,对心脑血管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再加上夏天到处都充满了美食的诱惑,扎啤、炸鸡、烧烤越闻越香,一旦没把持住,摄入太多“坏脂肪”,就可能导致血脂失控。
  高血脂是种难以察觉的疾病,本身可能没有任何表现,往往通过常规健康体检验血才能发现。
  高脂血症,也称高血脂或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或)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该症的发生可见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尤其常见于50-69岁人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疾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多种环境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以及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
  高脂血症的典型症状包括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眼底改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被发现。只有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才会有头晕头痛、睑黄瘤之类的症状。
  这样一种“不声不响”的慢性疾病,危害却非常大——它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还会在内脏中沉积,我们常见的脂肪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因此,面对火热的夏天,高血脂人群更要注意那些“血脂刺客”。
  夏天控血脂,这些东西要少吃。
  很多人认为高血脂是摄入太多脂肪引起的,从而害怕吃肉,但却忽视了糖的摄入,尤其是添加糖。
  我们不经意间吃进去的添加糖会导致人体的“坏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上升,二者偏高都属于高血脂的范畴。
  雪糕、冰饮料、冰凉粉、蛋糕之类的饮食,添加糖含量都不少,千万要少吃!
  另外,夏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西瓜、荔枝都很受欢迎。但高血脂人群吃这些水果也要控制量,不能多吃!水果当中的果糖会在肝脏中进行促脂肪生成的代谢活动,摄入过多可能增加高血脂和肥胖的风险。
  像西瓜虽然每100克含糖量不算高,但经不住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来,一吃就要吃大半个,果糖摄入可能就超标了。
  夏天有很多美食的诱惑,晚上出门逛一圈都心慌,但是高血脂患者还是要踩踩刹车。对自己的饮食严格一点,生活的品质才能更高一点。
  注意:高血脂患者需要控制胆固醇水平,但不能单靠饮食来控制,相当大一部分胆固醇是内源性的,必要时需进行治疗。
  哪些人要经常做血脂检查?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的建议,至少这4类人要重点关注自己的血脂情况: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多项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超过40岁的成人,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另外,青少年儿童也要定期检查血脂,有数据显示:
  我国儿童以及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超过20%。
  如果儿童以及青少年存在以下这些情况,一定要积极进行检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小于65岁或男性小于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
  ▲父母TC(胆固醇)≥6.2毫摩尔/升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或有吸烟行为;
  ▲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