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每日供货广东约5万斤
恭城观音乡的节瓜丝瓜
为何如此受欢迎?
桂林晚报
2024年07月26日
炎炎夏日,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的农户们正在享受丰收的喜悦——丝瓜、节瓜成熟了,良好的卖相和清甜的口味吸引了广东而来的批发商。高峰期时,这里每天约有5万斤丝瓜、节瓜被货车运往广州、深圳、江门、东莞等城市。即便眼下不那么忙了,每天供应给广东市场的丝瓜、节瓜也有约2万斤。
观音乡的节瓜和丝瓜为何受到广东市场青睐?记者来到观音乡的田间进行了采访。
高峰期每日供货约5万斤
凌晨4点,天还没有亮,农户吴应发就打着手电筒来到自家地里采摘丝瓜。
采摘完毕,天已经亮了。吴应发又赶到附近的蔬菜收购点,此时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他村民有的骑着电动三轮车,有的挑着箩筐,等待称重后出售丝瓜和节瓜。
这个蔬菜收购站是观音乡今年新建的,方便村民就近销售节瓜和丝瓜。
今年5月是收购的高峰期,这个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收购站成了观音乡最热闹的地方。货物堆得像小山,现场排起了四五队卖瓜的农户。货车发动机震动的声音和村民们的交谈声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从清早忙到傍晚,每天都有约5万斤丝瓜、节瓜被运往广东。
到了7月,头茬的节瓜、丝瓜已经采摘完毕,但这里每天仍有约2万斤的节瓜、丝瓜供货广东。
离开蔬菜收购站,记者走进观音乡的田间地头。此时,仍有不少农户在田间劳作,为瓜藤掐去多余的瓜苗,或者和技术员交流是否应该补肥,为下一茬开花、结果做准备。
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是观音乡大规模种植节瓜、丝瓜的第一年。今年的种植面积约2000亩,绝大部分都是和采购公司签约后种植的,不但种植面积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一,供货量也是第一。
一些农户说,因为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节瓜、丝瓜,大家心里还没有底,想先看看经济效益。
而从5月至今,节瓜、丝瓜热销,已经给签约种植的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
稍晚一些种植的农户盘秀萍就后悔了。她表示,应该像吴应发一样,第一拨种丝瓜,这样就不会错过收货价最高的时候。但好在,现在每天到乡里收购的货车来来往往,她种的丝瓜、节瓜也不愁销路。
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动就业
在观音乡水滨村村民刘祖云的菜地里,节瓜长势喜人。记者采访时,刘祖云正按照采摘标准挑选着。
刘祖云和其他种植农户一样,在种植前就和收购公司签订了协议。农户按照每亩地1000元的标准缴纳定金,收购公司提供节瓜、丝瓜种子,并且免费提供种植技术。
到了收获的时候,收购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高的时候节瓜1.3元/斤,低的时候也有0.6元/斤。如果价格过低,收购公司就以0.4元/斤的保底价收购;丝瓜价格高的时候3.7元/斤,低的时候是1.3元/斤,保底价格是0.8元/斤。
刘祖云种的是节瓜。他有四五年蔬菜种植经验,节瓜的产量比其他农户稍微高一些。刘祖云说,今年他家种了六七亩地的节瓜,一亩地收获1.2万斤至1.5万斤,一年大概有5万元收入,预计比去年增加五六千元的收入。
种植丝瓜的农户也是如此。观音乡与农户签约的收购公司负责人吴真炜向记者介绍,丝瓜又分有棱丝瓜和无棱丝瓜。有棱丝瓜就是桂林本地人说的“八棱瓜”,无棱丝瓜圆圆长长的,也是桂林人说的“水瓜”。目前,观音乡签约种植的无棱丝瓜主要以塑料膜封口后做精品蔬菜卖到广东市场。
不论是无棱丝瓜还是有棱丝瓜,今年丝瓜销量也很不错。农户吴应发种了2亩地的丝瓜,并且可以采摘好几茬,一直持续到10月。吴应发说,目前,两亩地的丝瓜已经给他带来了1.7万元收入。
观音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观音乡采取“产销一体化”模式,商家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与农户合作,农户种植的蔬菜有保底价、市场价两种价格模式出售,商家也会在当地设置收购站,方便农户在家门口进行农作物销售。
这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除了带动几百户农民种植瓜果蔬菜,同时也带动了上百人就近务工,装货时有拣货岗,采摘期有采摘岗,采摘工人每人每天能领到90元至150元的酬劳,很好地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
气候和区域优势带火观音乡节瓜丝瓜
今年是吴真炜在观音乡新村设置蔬菜收购站,鼓励村民种植丝瓜、节瓜的第一年。而除了他以外,观音乡还有几个老板,也向村民收购节瓜和丝瓜。
吴真炜是广东人,从事蔬菜批发十几年,在广西、贵州有多个种植项目和基地。他说,节瓜、丝瓜是广东人一年四季都会吃的蔬菜,需求量非常大。前期,他给村民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支持,垫了四五十万元。
在观音乡和农户签协议种植节瓜、丝瓜之前,吴真炜还向贵阳、平乐的农户采购丝瓜、节瓜往广东供货。
“观音乡的气候和我在贵州的种植基地很相似,昼夜温差比其他地方大一些。”吴真炜说,据他监测,观音乡夏天的昼夜温差在15℃左右,根据他多年的种植经验,在这样温度下生长的丝瓜、节瓜,颜色翠绿而均匀。同时由于品种原因,节瓜外表油亮,和市面上常见的雾状质感不一样,卖相要好很多,非常受广东地区的消费者欢迎。此外,温差大一点,蔬菜的口感还会稍微脆一点和甜一点。
吴真炜到观音乡考察过很多次,他还发现,大多数农户菜地里灌溉的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溪水或者泉水,在这样环境下长出来的瓜也更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
吴真炜说,贵阳基地的节瓜、丝瓜因为卖相好而受到广东消费市场欢迎,所以他对观音乡的丝瓜、节瓜也很有信心。“相比于贵阳,桂林离广东更近,上午摘的瓜,下午就能运到广东市场,看上去更新鲜、漂亮,所以更好卖。”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吴真炜大胆垫钱和农户签约。如今,市场如他所预料的一样,观音乡的节瓜、丝瓜获得了广东市场的认可。
今年,不但农户们赚到了钱,像吴真炜这样的收购商也赚到了钱。吴真炜说,一些农户还有观望心理,种植的面积不多,此外,部分农户种植经验不足,作物品质不是很理想。他相信,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观音乡的节瓜、丝瓜种植成果会更好,经济效益也会更高。
记者刘净伶 通讯员蒋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