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中桂林多地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各保险公司积极理赔
助力农户尽快恢复生产
桂林晚报
2024年06月28日
桂林叠彩区、雁山区、临桂区、灵川县、全州县等多地部分农作物近期因暴雨洪灾受到不同程度损毁。记者走访多地了解到,连日来,多家保险公司提升理赔效率,积极快速理赔,帮助各地农户尽快恢复生产。
各保险公司
积极快速理赔
记者了解到,19日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桂林市分公司就分派小组赶往各乡镇查勘农户水稻受灾情况。
26日中午,记者跟随人保财险的查勘人员来到灵川县大圩镇党村,这里种植了300多亩水稻,部分在洪水中受到了损失。记者看到,3名工作人员利用“地面+无人机”的形式对水稻受损情况、受损面积进行查勘。
他们介绍说,他们20日接到保险报案就赶来进行了初步查勘,26日是二次查勘。根据查勘情况,该村水稻正处于开花期,低处被水没顶的水稻受损严重,无法灌浆。工作人员表示,定损后预计2天内就能进行赔付。
第二天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已支付了赔款。
党村村干部表示,因此次洪灾,该村20亩左右的农作物受损,好在购买了农险,挽回了一部分损失。
洪灾发生后,北部湾保险桂林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火速组建5个农险理赔应急工作小组。接到农户报案后,工作小组即刻奔赴现场展开查勘定损工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理赔流程,将赔款及时送到农户手中。
6月17日,北部湾保险客户杨先生报案称,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的柑橘因暴雨洪水受损严重。该公司查勘员当日抵达现场进行实地查勘,经调查和核定,当地柑橘受损面积为20亩,损失率在40%以上。6月21日,公司对该起报案进行结案并支付了赔款。
“救急款”助农户
尽快恢复生产
人保财险平乐支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负责平乐县张家镇12个村委的水稻险业务,该镇在此次灾害中受损较严重,从15日至20日,农田多次被淹水。这段时间,工作人员都在联系各村委统计受损情况。
该工作人员回忆,17日时他们接到张家镇钓鱼村村委的报案电话后,当日就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查勘,24日,查勘人员再次赴现场查勘。
“为了让种植户尽快复耕复产,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该村有2户种植大户损失最严重,受损面积在50亩左右。24日下午,公司为他们进行了预赔付。”该工作人员说。
获得预赔付的种植大户伍先生告诉记者,他原来种植的30多亩水稻在强降雨中几乎“全军覆没”,保险公司这笔预赔付款对他来说很及时:“如果没有这笔钱,我们要重新贷款去种植。而拿到了这笔钱以后,我们马上铲除了受损水稻,从26日开始,我们已对部分农田进行了重新播种。”
全州是桂林的水稻种植大县,不少受灾种植户也享受到了保险公司“绿色通道”的第一时间理赔。
全州县龙水镇的廖先生今年为自己的250亩水稻投了保,6月27日,他获得了4万多元的保险理赔。廖先生介绍,在此次洪水中,他的水稻大部分都被淹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洪灾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致电人保财险全州支公司报案并留存证据。该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查勘、制定了理赔方案,并及时进行了赔付。
“有了这笔保险赔款,我们后期恢复生产就有保障了。”廖先生说。
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蒋启斌介绍,洪灾后,大部分受灾种植户在报保险后就开始自救了,首先将稻田排水,其次进行洗苗,帮助禾苗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接着经过两天晒田,再重新灌溉和杀虫防病。目前大部分散户已经完成晒田工作。“在农业保险理赔方面,保险公司的积极响应让农户能够更安心地自救。”
农业保险申请理赔
要注意这些细节
北部湾保险桂林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农业保险按补贴类型分为中央险种、自治区险种、市县险种(这三种险都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险;按标的种类分为种植险和养殖险;常见的种植险包括森林、水稻和水果等;常见的养殖险包括猪、牛、羊等。
该工作人员介绍,农户个人或者通过村委、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其种植的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且及时足额缴纳应缴保费的,对于其投保的农作物出险后,经查勘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可进行理赔申报。正常情况下,政策性保险农户自缴保费20%-30%,财政补贴70%-80%,如每亩水果的保费为60元,农户按自缴30%计算为每亩18元。
人保财险全州支公司工作人员提醒,农业保险申请理赔可这么操作:遇到自然灾害时,需要第一时间拍照或者拍视频进行证据留存,其次及时上报村委或者告知保险公司。在申报理赔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抢险救灾开沟排水,确保能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减轻渍涝危害;二是应及时联系当地村委,对于已投保的农作物损失情况进行登记;三是提供索赔资料并核对投保信息,确保索赔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记者林扬 韦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