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热点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民生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八桂热点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3月19日

食材新鲜美味 口味丰富多样

这家米线店
连吃半月不重样

桂林晚报      2024年03月19日     

  店员正在煮米线。

  小店位置(导航软件截图)。

  刚出锅的酸菜鱼米线。

  店铺门面。
  桂林人对于米粉的喜爱不必多说,与米粉口感类似的米线也受到不少人的喜欢。在太平路有一家名为“真三味砂锅米线”的店铺,别看门面小,但每到饭点,店里总是坐满了人,要是去晚了,还得在门口排队呢。

★推荐理由 真材实料 口味丰富
  第一次知道这家店是六七年前,最近又特意去吃了一回,果然还是记忆中的味道。这家店的米线可供选择的食材挺多,也非常新鲜,菜单上还会特意标注每种食材的用量。小店最近重新装修了,环境更好,还多了炸鸡、饭和粥,都很值得一试。
  ——家住七星路的崔女士   

★记者探店 有米线有粥还有炸鸡 一到饭点就爆满
  上周五中午,记者来到太平路,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美食小店,“真三味砂锅米线”就位于其中。
  走进店里,就能看到墙上“真材实料”几个大字,下方挂着写有各种菜品的牌子,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方便顾客了解菜品种类。
  小店的装修非常温馨整洁,紧凑地摆放着6张小桌,有20多个座位。记者留意到,小店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到了顾客的需求,座位类似卡座,虽然紧邻隔壁的座位,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让顾客用餐的感受更好。每张桌子旁都带有插座,方便客人充电,桌角上还设置了挂钩,可用来挂随身携带的包袋等物品。
  这家小店以米线为主,菜单上总共罗列了14种口味的米线,有肥牛米线、鱼丸米线、酸菜鱼米线、番茄里脊米线、虾仁米线、素米线等,价格从10—17元不等。店员介绍,除了这些口味之外,客人其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食材,无论是荤菜还是素菜都可以单加。记者看到,荤菜种类有12种,包括鲜肉、肥牛、牛肉丸、虾等,价格在3—7元之间,而素菜则包括金针菇、芋头片、时蔬、菌类等,售价为2—5元。米线汤底的辣度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行选择。
  除了米线,店里还有皮蛋瘦肉粥、枸杞南瓜粥等粥类,以及鸡柳、鸡叉骨、翅尖、炸蘑菇、香芋地瓜丸等炸物,每份价格都在10元以下。另外,这儿也有重庆鸡公煲可供选择,麻辣鲜香、浓油赤酱,十分下饭。
  记者到店时已经临近饭点,店里很快就坐满了前来用餐的客人。后厨的燃气灶上不一会儿就摆满了砂锅,店员先将豆芽、豆腐丝、肉类等配菜下锅,水沸后加入米线,等到水再次沸腾后,放入油麦菜,一份热气腾腾又营养美味的米线就做好了。
  每张餐桌上配有辣椒、陈醋等调料,客人可根据口味添加。米线的口感介于米粉和螺蛳粉之间,爽滑有韧劲,但又不至于过硬。鲜香浓郁的汤底搭配着丰富的配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小店故事 把自己当成店里的“顾客”
  徐驰是“真三味砂锅米线”的创始人,2016年,他在太平路上开起了这家小店。
  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和发小留在桂林创业,选择开米线店主要是因为喜欢这道美食。“我是吉林人,以前读书时特别爱吃我们当地的一家店,所以就去跟老板学了手艺。”他表示,虽然店里的米线是基于北方的做法,但不断改良,才有了现在的味道。
  “有些客人以为我们的米线是桂林米粉或是螺蛳粉,但其实都不是,我们的米线是参照了云南米线的配比制作而成的,但是米线的粗细和他们不同。”徐驰说,为了确定米线的粗细程度,他还曾在顾客中发起了问卷调查。“之前总有客人说我们的米线粗了或细了,所以我就直接做了调查,按照大多数人喜欢的规格去找厂家定制。”
  徐驰告诉记者,他没有在家吃饭的习惯,因此这家小店就成了他的“食堂”,几乎每晚他都会到店里吃米线。也正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店里的“顾客”,所以他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顾客的需求。
  “这家店重新装修升级,光是图纸我就画了一年多。”他表示,由于门面较小,为了让店里的每个空间都能充分利用,同时又兼顾顾客需求,他还专门学了设计和建模,就为了画出满意的图纸。“店里的桌子就是专门定制的,会更宽一些。因为我们店比较小,遇到用餐高峰经常要拼桌,而增加桌子的宽度,可以让两个陌生人面对面同桌吃饭不至于太局促。”
  门店装修升级后,不仅用餐环境提升,店里的菜品也从单一的米线扩展到了更多品类。徐驰说,这也是从顾客的角度考虑。“因为我每天都到店里吃饭,就会想,虽然米线的口味很多,但如果我不想吃汤汤水水的,能不能在店里吃到饭、喝到粥?能不能吃到别的小吃?”因此,闲暇时他研发新品,内部测评通过后,便在店里上架。
  “站在客人的角度考虑”还体现在他对于菜品品质的把控。他介绍,店里的各类食材都是当天现买,炸物也是客人点单后生炸的。“如果事先炸好,客人下单后再回锅,虽然出餐更快但口感和健康度就降低了。”他表示,店里每天也有很多外卖订单,打包盒都会用保鲜膜封口,防止汤汁泼洒,店内也配了汤粉分装的打包盒,尽可能保证外卖的品质和口感。
  对于小店的未来,他表示想要脚踏实地经营好,全心全意地做好眼前这件事。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