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01版:头版

02版:“对话”新消费

03版:“对话”新消费

04版:“对话”新消费

05版:“对话”新消费

06版:“对话”新消费

07版:“对话”新消费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读桂·社会

11版:国内关注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风物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3月15日

这条路的行道树成“鸟儿天堂” 天天“大合唱”引人关注

它们为何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桂林晚报      2024年03月15日     
  如今在城市中听到鸟叫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但近日有市民发现在市区翠竹路与红岭路交叉口处附近的绿化带,每逢傍晚总能听到大量鸟叫声。此处是一个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但鸟儿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依旧在这里“安家落户”。这些是什么鸟?为什么会在嘈杂的马路附近安家?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探访。

  附近居民:
  路过这里感觉像被鸟儿包围

  近日,家住广航花园的秦先生发现,在翠竹路与红岭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附近,数十棵行道树上似乎栖息着大群的鸟儿,每天下午5时左右,他途经此地总能听到大量鸟叫声。沿着翠竹路一路向北直到琴潭道交叉口的这段路上,也能听到大量鸟叫声。
  秦先生告诉记者,在傍晚下班交通高峰期,过往车辆在这个路口等交通信号灯时间比较久,在等待的数分钟里,就感觉周围有许多鸟儿“大合唱”。“如果是乘坐双层公交车感受就更明显了,上层坐在靠近树旁的乘客会感觉像被鸟儿包围了一样,耳边全是叽叽喳喳的声音。”
  记者日前来到现场,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记者注意到,该路段的绿化带种植有许多榕树。站在树下向上观望,这些榕树枝繁叶茂,不仅将天空完全遮挡,还垂着很多下垂的气根,很难窥到树冠内部的面貌。虽然无法近距离看到鸟儿,但在树下能够清晰地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华润中央公园小区居民张先生对家门口这处鸟群“栖息地”印象特别深刻。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有意识地观察这群鸟儿已有3年了,尤其在9月到12月这段时间,树丛中传来的鸟叫声格外响亮。“除了傍晚,有时早上也能听到它们的声音,感觉这些鸟儿也是早出晚归的作息习惯。”
  
  鸟类摄影爱好者:
  鸟群聚集在繁华街道很少见

  翠竹路与红岭路交叉口这一带有鸟类聚集,也受到鸟类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一个鸟群里往往不会只有一种鸟,尤其在生存压力增大的冬季时常常会有其他鸟类临时加入的情况。”鸟类摄影爱好者黄建设在桂林拍摄鸟类已有20多年。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些自己在这片区域拍到的照片。记者看到,这些鸟的体型与家燕相近,鸟嘴尖细,通体是灰黑色,在翅膀与脖颈处带一些白斑。“这些鸟大部分是丝光椋鸟,偶尔也会混进几只灰椋鸟。”
  据黄建设介绍,丝光椋鸟在2022年确认为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平时主要以昆虫为食。在他看来,现在随着生态环境变好,飞鸟成群在城市生活的现象并不少见。他也曾跟朋友们交流在市区内能够观察到鸟类聚集栖息的地点,但汇总下来大多数都是在公园或者静谧的绿地,能够在这样人流量和车流量都较大的街道看到大群的鸟儿,有点出乎意料。
  家住叠彩区北仓路的鸟类摄影爱好者朱明国告诉记者,丝光椋鸟虽然鸣声清甜、响亮,但是十分胆小,基本见人即飞,想拍摄得站在远处,若是在公园绿地想找到合适的位置架设相机总得花一番功夫。“但这群鸟好像都不怕人和车辆,我们去拍鸟只要到旁边的居民楼顶架好设备等着就行,这可比去公园又是搭帐篷又是做伪装方便多了,拍出理想的作品颇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朱明国说。

  野生动物保护站:
  多个因素让鸟群安家

  “鸟类在选择落脚点时考虑的要素不外乎于食物来源、栖地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蒋丽告诉记者,鸟群在人多车多的街道附近落脚,很可能就是这个地方在上述几个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这段路就在鸟群的主要觅食地旁边。茂盛的绿化树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即使行人和车辆活动频繁,也不容易惊扰到它们。”蒋丽分析说,沿着翠竹路这个路口向西大约一公里,就是琴潭道的荷塘公园,春夏时这片湿地里会种满荷花,被植物果实和嫩芽引来的昆虫就是鸟儿的食物;秋冬季节时荷花都枯萎了,但是原本被荷叶挡住的湿地泥土又是另一个丰富的食物来源地,所以在这片区域周围自然而然就容易有鸟群落脚栖息。
  而关于市民所说的傍晚时分总能听到鸟叫声,蒋丽认为这很可能就是鸟类的夜栖活动。“鸟群选择的休憩地点与觅食地往往都不在同一处,这也是野生动物躲避天敌的一种策略,所以作为休憩地的这段路上只有在傍晚时分才听得到大量的鸟叫声。”
  “我们最近在观鸟时也发现,有些鸟类会在夜晚成群结队地飞到城里的树上睡觉。”蒋丽说,有些野生鸟类已经有些许适应城市环境的苗头,这应该也和近年来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有很大关系。“另一个原因,这些树木中间往往都立着路灯,夜间照明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也让在路灯上方的树冠既暖和又相对封闭,鸟儿觉得在这里休息、睡觉很暖和。”
  野生动物保护站方面也表示,除了翠竹路外,目前桂林还有很多路段也有鸟类频繁活动,像环湖路、公园北路等等,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论是马路还是绿地公园,野生鸟类的栖息地与迁徙通道都纳入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法律保护范围,在城市中路过时听鸟、看鸟,但一定不要去干涉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记者阳聃甫